意品造物的茶生活---柴烧

柴烧,指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主要分为分上釉(底釉)与不上釉(自然釉)两大类


土:柴烧专用之陶土多,经陶者自行调配,考量的是陶土耐热温度、柴窑属性、薪柴种类等;追求的是让土能产生一种温润、敦厚、沉稳内敛的柴烧之美。 

柴:一般木材需静置约三至六个月以上(忌太潮湿),以利燃烧,其种类有樟、龙眼、荔枝、莲雾及废弃木材等。 

窑:仅以燃烧木材提供热能,一般烧窑需三到五天,期间需不眠不休轮班投柴,加柴的速度和方式、薪柴的总类、天候的状况、空气的进流量等细微因素,正不断地影响窑内作品的色泽变化。 

灰:柴窑烧陶时,完全燃烧的灰烬极轻,随著热气流飘散。当温度高达1200℃以上时木灰开始溶融,木灰中的铁则使陶坏中的铁形成釉,呈现不同的色彩变化。这种方式形成的釉被称为“自然落灰釉”,自然落灰釉乍看不甚起眼,但越看越耐看是柴烧作品的迷人之处。



柴烧来就具有很高的机动性质,只要大原则掌握住,其他的呈现就视为随机性的效果,柴烧陶的特质本来就不那样精准,在预期效果外,出现某些意外的精彩效果。这也是柴烧迷人的部分。出窑前任何人都没把握,总是有出乎意外的收获。



柴烧作品,创作者的执着精神甚于技巧的琢磨,因为技巧早已被溶解在人与土、窑与柴、火与自然等共鸣的大地交响曲中,浴火重生为生气盎然的茶器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按:計劃寫三個在淸代的法國人:殷弘绪、夏之时和苏方雅。 佩里·昂特雷科莱,Père Francois Xavier...
    yokomaha阅读 3,468评论 1 6
  • 上月,借着一批觉山隐窑新品开窑的热乎劲儿,和您聊了聊我们对于柴窑的一些浅见。没想到一篇抛砖小文,竟激起好多朋友的兴...
    dh1414阅读 1,643评论 0 1
  • 穷,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又穷又懒 现在先好好培训,当英语老师是我的退路,先做兼职,但主要的精力还是在唱歌和录书。 等...
    君晓墨阅读 185评论 0 0
  • 我认为,爱情很简单,一起走过时光,留下脚印,成为记忆,继续携手并进,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这就是美好! 这一张,是第...
    清雅苑阅读 219评论 0 2
  • 公司不允许上班期间玩手机,抓住后多少有点小惩罚,倒更多了些大人打小孩屁屁的宠溺。刚倒水回来,在拐角处,见同事拿了手...
    木头0305阅读 26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