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上映已半个多月,豆瓣9.2分高居不下,时至今日我仍能在网络上看到关于这部电影价值观的探讨。
印度种姓制度问题,父亲梦想是否该强加于女儿的问题,金牌是否那么重要的问题,好的电影,是能够引发观者不同层面的思考的。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的情绪也曾在各种问题中流连,最终触发我最多思考的,是如下两场戏:
一是父亲送已经成为全国冠军的女儿到学校,放心不下地想要嘱咐几句,却被教练当众奚落。
那一刻,父亲的眼神有狼狈,有尴尬,有无所适从。
一直以来他都是强者,身为一名摔跤冠军,尽管生活窘迫,但他从未在意过村中任何流言嘲笑。即便是请求卖鸡肉的老板打折,他的理由也是理直气壮地让人信服。
这样的他,在面对女儿的教练时,却低了头,做出谦卑的姿态。
因为害怕惹怒教练会对自己女儿不好,因为他希望女儿得到最好的指导。尽管他在这个领域一直自认很出色,也不得不沉默离开。
另一幕是女儿在教练的训导下相信父亲训练方法已经过时,回家探亲也不自觉地带着一种优越感。
父亲自然无法接受女儿质疑自己的专业性,于是父女之间有了一场气势汹汹地比试。
开始时父亲还能占上风,但持续的拉锯暴露了他体力的劣势。镜头一次次地特写他勉力喘息的辛苦,直至最后,彻底被女儿放倒在地。
很久之前,他威严如山,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强迫女儿进行摔跤训练,女儿反抗,就剪掉她们的头发。
那时候的女儿除了悲泣,没有力量做任何挣扎。
而如今,不管她是因为新的技巧还是年轻的体力战胜了他,都是在做一个宣告:尽管你是我父亲,但我不认为你是对的。
比起被教练鄙夷,被女儿轻视是更深重的打击。因为这挑战的,是他身为父亲的权威。
中国的亲子关系也有着相似的状况,一个家庭中的父亲或者母亲,不管是严厉还是温和,说出的话做出的决定多多少少都带着不容置疑性。
在小孩子的眼中,父母时常是让人又爱又怕的,他们似乎是自己世界秩序的制定与维护者,威严无比。
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
大约是有一次,一向无所不能的父母站在自己老师面前开始陪笑恭维,又或者对着前来质问你闯祸的邻居赔礼道歉,你发觉,原来他们并非是永远那么高大的。
再后来,你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断和他们出现冲突,一次次地沟通不畅,一次次地被高压驳回。
终于有一天,你不再妥协,不再屈从,用尽全力与他们抗争,对战的某一瞬间,你的气场压制住了他们。
你胜利了,他们,忽然变得那么弱小,你开始疑惑自己之前竟未察觉到,究竟是什么时候,他们变弱了呢?
其实他们从来没有变弱,只是我们逐渐强大了而已。
《圆桌派》第一季有一期聊到亲子关系时,窦文涛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大意是说,传统的父子关系中父亲时常用打骂来教育孩子,但有一日,父亲挥过来的手臂被儿子伸手握住,那一瞬间,他们的关系出现了变化。
父亲不再是无上的权威,家庭的权力中心似乎就因为这一个阻挡,发生了转换。
我们生活中未必每个人都需要经历这被抵挡的一掌,但却总会在各种形式的对抗中逐渐完成家庭权力转移。父母的话语权越来越小,子女的控制权也越来越强。
这是无可避免的过程,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只做一个小孩子,
而成长,是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的。
如今意气风发的我们,大约不会想到,我们的父母也曾年轻气盛,无所畏惧。
为了孩子,他们逐渐妥协于生活中的各种苟且,他们想着,没关系,孩子是我的希望,是我生命的延续。
因此,他们从来无法做好准备,迎接子女有一日的反叛。时常或激动,或愤怒,或伤心,或惊惧,在数次针锋相对后,无奈地去接受这命中注定的结果。
我们的父母也曾为人子女,也曾作为反叛者推翻他们父母辛苦建立的以爱之名的高墙。
而我们终有一日也将为人父母,也许那一天,我们才会在心上与自己的父母真正达成和解。
世人时常感叹爱情复杂难解,但亲情带给人的困境却往往并不亚于爱情。
这场于父母而言惊天动地的劫难,恐怕只能在漫长的岁月里,依托着无法磨灭的亲子之爱来消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