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莫名地,对时间开始敏感起来。
(下面先说两段废话,可以跳过)
不再轻易地下载一部影片,不再随手地翻开一本书,不再逐个地点开条条标题……原因之一也是最主要的,这个信息量爆炸的世界使你翱翔其中时也容易迷失方向,然后感到不安。所以,一度凭借兴趣“积累”起来的微信公众号,有一半被一次性地“不再关注”。因为看到订阅号头像右上角的红点密密麻麻地亮起,下方显示[xx条]未读时,莫名的焦虑袭上心头,还伴有口干舌燥和轻微便秘的症状。
纵然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是颇感费神,太多更新太快~就像天上的太阳,虽然会嫌冬天只有一个不够用,但是十个太阳,也是灾!所以,索性干掉几个“花式高精尖”、“复制粘贴帖”和“换汤不换药”的订阅号之后,便秘也好了(偶然事件,请勿模仿)。
言归正传。最近枫兄推荐之下看了两部片子,内心愉悦的同时再次让我感受到时间的客观、无情。不妨借此也推荐给我的部分好友们:其一是《追凶者也》。也是所谓标题的一半由来。
下载好高清片源,于某个安静的夜晚,戴上我的非高保真耳机,怀着好奇的愉悦心情,开始看片。毋庸说,即使还未看的情况下我亦相信此片必有独到之处——因为它打动了枫兄,是故被推荐给我。在此不特意介绍剧情了,是不是你的菜,不是碗决定的,是你的胃决定的。
况且,不剧透是基本素质。至于演员及其演技,再感受一会儿~影片的分段式叙述的最大好处是节约影片时长,同时提供观众以至高无上的上帝视角,让故事外的人能够相对完整地看到一段时空里发生的事。上帝视角则更能展现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文艺作品为何总显得比生活精彩?上帝视角下,编导可以自如地叙述一个事件里的各种细节,自由地拼凑剪辑,以显示出某种意义。
所以,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宋老二、董小凤和王友全等人看到的世界的样子,仿佛看到了世界的真相,找到了真正的凶手。但即使在这种被导演编剧的价值观改造和强化之后的影片呈现之下,不同的观影者,看到的依旧可能是不同的世界,即你的上帝视角也存在焦点和焦距的差别,何况上帝的眼力未必到位。同样的王友全,有人看到的是他的诚信,有人看到的是他的年轻好吹牛;同样的宋老二,有人看到的是他的耿直倔强,有人看到的是他的人文情怀高于公众利益诉求,有人看到的是对孩子的爱不顾性命保全名声,还有人看到他的富裕被众人嫉妒;同样的,同样的董小凤,有人看到他的深情感人,有人看到的只是他的凶残无脑,有的人看到的是他的资深受害者形象……拥有这么多的视角,即使是街边的一个简单的相遇,也是那么生动、那么戏剧性,更何况是人生漫漫长路呢?可是“凡人视角”看到的太少太少了,难免自私狭隘。所以,有时,有机会总是喜欢和同学朋友交流聊着同样一件小事,因为更多的视角下,小事也挺有趣。如果组合所有当事人的言语行为,就可以最大程度地还原真相,这大概也是狄仁杰、福尔摩斯等人擅长的吧~只不过对于常人来说,真相远远没有情绪来的重要,更何况,探寻真相的成本也可以是极大极大的,我们支付不起、耗费不起。
戏里拍案叫绝的是演员张译的演技,小人物的现实姿态,柔情杀手,缺根筋五星杀手,重道义讲原则,活灵活现。
当然,导演曹保平才是我更钦佩的。只有成熟的作者才敢于、才够于运用上帝视角。不禁想起高中时代,同学推荐我看《李米的猜想》,原来是一脉相承的,以及之前的《烈日灼心》。所谓爱屋及乌,当对他的一点感到满意,便会拓展开来形成一面,于是在内心的观影体系里形成了曹氏分支,对他持续关注。这样的导演,还有很多。所以,没有最喜欢,永远只有尚未遇见。
实际上,此前看《心迷宫》时便感到村落影片的特殊魅力所在。这次看《追凶》,更是觉得村落文化的强大迫害力,很多现象和故事,也仅仅在那种相对闭塞、人员流动较少的乡村、边陲之地才更容易发生。李银河的《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也是因为该片才得以触及。因此,该片特别尤其适合东部沿海都市年轻人观看,因为新鲜。反倒是云贵高地平原荒漠的人们倒不以为奇,因为寻常。就像扬子津的公选课也实在应该是文史哲类居多,因为互补。你不知道的,你没见过的,就是你需要进补的。当然,大补是万万不能的,比如公众号订阅太多~
有人讲过关于社群文化,很有道理。果粉与果粉、米粉与米粉,正是基于此种原理,我和部分朋友一直乐此不疲地互相分享、推荐电影书籍手机电脑甚至女朋友,高效且愉快。如今想来,这不就是一种“人工的大数据平台”吗?哈哈,当然,我们也只是偶尔推荐,物以稀为贵!也许你本来是喜欢没事看看电影的,但是偏偏狗屎运,连看10部都不对口,于是转身背向电影,未免可惜。相反,如果事先被筛选掉一部分自认为不合适对方看的类型,那么观影体验会高很多。这也是我为何坚持不看新片的原因所在——人工筛选的过程需要时间。倒不是因为我很忙,而是想把观影的惬意比重稳定住。
同理,电纸书和纸质书的差别,最主要的也是因为后者经过了更多的筛选,否则……一如订阅了过多公众号一样的后果。。。
于是,又接触到。。。
其二的是《建筑学概论》。片看完立刻有了解其上映时间的冲动,如此便可细细回想那时的周遭、那时的自己,正在发生些什么(当然,前提是片子感觉还是不错的)。曾经有一度觉得真是好的电影不多了(特指适合自己看的),渐渐发现自己错了,其实好的片源的存量还是很大的,而且认知改变,对好片的判断和收纳也会改变。
于是,又有一度被自己接连打脸,看到的好片还都主要是几年前的。这说明:世界太大,而自己的眼界资源太小太少。个人是永远无法真实地用上帝视角来看待世界的,电影里可以做到。实际上,诸如《向阳处的她》、《爱的方程式》包括著名的《楚门的世界》等等,都有上帝视角的,但那也只是逼近事实和真相。
话说回来,《建筑学概论》是现实主义题材的,只不过故事展现的较美,光线摄影美工做的好。但所反映的现实问题却是赤裸裸的无情和残酷的。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去获得内心的某种满足和追求,甚至还可以借此安慰我们偶尔略显疲惫的心灵——认真过、真心过、在心底。电影里的CD封面和房屋设计图被反复出现,于是作为“上帝”,我们知道了,原来它们一直被他和她珍藏着,原来大家都没有忘记那些青涩的岁月。但是,“上帝”永远只能看到、听到,却不能体会到感受到人内心的那部分:强烈斗争或是无声改变,真的渴求和假的需要,所爱与所选……在这方面,“上帝”眼前一片模糊。
是故,最终,人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自己关注的、自己所愿意相信的、自己理解的那部分。
但是电影书籍也好,它就像是个材料作文,大家看到的相同的材料,却写出不同的作文,有人高分甚至满分、有人离题万里甚至零分。于我而言,最喜欢的是小学、中学的作文赏析课,也听一听别人写的东西,看看别人的世界,那样的课堂真真是美好的。高分的带着批判和赞赏去听,低分的带着同情和笑声去听,一样的精彩,一样的受益匪浅。感知上,那样的一节课真真是过得飞快的,因为听总比写 来的轻巧太多太多~
所以,有条件时,我也总是乐于和身边的人分享一些自认为可以带来某种愉悦的东西,但更期待的,真真是之后的交流和各自的理解。因为就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分析赏析中,我们得到的已经很多很多了。
最后,总结一下:当觉得“属于自己的(电影资源)”快要枯竭了,没有趣味和新意了,那就是需要开拓眼界的时候了。
我的朋友们,行文至此!如若读后倍感爽快,请记得偶遇好片及时推荐;如若读后略感不适,请关上手机,舒服窝在沙发里~
以上全文写于 2017.1.12 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