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份我就20岁了,我慢慢地想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并分享出去了。2019一年里断断续续地写了一年的大学日记*主要以记录反思为主,并没有分享,但最近我开始想写点东西,分享出去了——综合我的思考的,不是随手即时的心情。因为我要开始建立我的原则,我的三观,独属于我的思考。不知道为什么不太喜欢在朋友圈发表文章,我觉得会不好意思——为什么会不好意思呢?我觉得别人在围观我的生活,其实我是不太喜欢别人围观我的生活的,而我的愿望是找到一两个真正懂我的,能够包容理解我的密友,这样我就会感受到一些真实的温度,而不是朋友圈的一番点赞。(不知道这样想是不是可靠,我希望可靠吧!)他们说应该在现实生活里去找寻自己真正的朋友,线上的都是虚拟的,不真实。但我在想这个世界这么大,如果我有那么幸运,说不定我也能碰到和我一样的迷茫探路人呢?我渴望和她们建立心的连接。关于朋友圈——就算别人点赞,你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别人是觉得你作呢?还是觉得你真实呢?这些我真的非常喜欢去胡思乱想,也许是心智还不成熟吧!但我又急切地需要一个空间对外去表达宣泄我的情绪,我对世界的理解,我渴望和这个社会去建立连接,主动的,而非被动的。我害怕却又期待外界的回应。虽说世界这么大,中国这么大,但我真的有时候害怕一些喷子,他们会对我的生活进行点评,但从小到大我就是一个在乎别人看法的姑娘,有表达欲,喜欢去主导别人,但又渴望被认同。最近,读了很多关于自我觉察的书,有王阳明的自传,身体知道答案,遇见未知的自己,还有关注许多自我成长的公众号(niwo,女性成长学院),那段时间我还乐于在朋友圈分享我每天的美食,和别人说我的读书心得,但是最近没想这么做了,觉得很打扰我的生活,其实我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但我又不希望别人知我所有生活细节,说穿还是希望不被解读透彻吧。我每天不断地告诉自己要做自己,不要去在乎别人的想法的时候,其实内心是很矛盾的,还是很挣扎的。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我的生活总是被囿于重复与枯燥(尽管有在运动,有在自己做减脂餐,有在读书,但我还是一个渴望每天生活有点不同的东西的人,我渴望早起给我生活带来的变化,我渴望一些新的挑战给我带来的刺激,比如一段实习,一段旅程遇到新的人)终归到底,我还是不甘寂寞的,我这个年龄,应该也很正常吧!
我希望我能有一个精神的导师,贴近我的生活的,离我不远的(不是书里如尼采,毕淑敏一般的哲学,心理学家)他们能随时或者定期的回答我人生的疑惑(尽管,他们也许也不明白,也在探索)但是,能够获得些体会也是好的呀!我可能喜欢有来有往的书信方式吧,我又该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