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德鲁纳酒店》最后一集,脑中浮现的只有“离别”。女主和共事几百年(备注1)的同事离别,和挚爱的男主离别,都不禁让人潸然落泪,想起过往的每一次离别。
小时候,我们总以为分离就是离别,长大后,才明白,真正的离别更加残酷无情。
1.
5岁的时候,我每天早上都会跟领居家的玩伴去屠牛市场,捡不值钱的牛角玩。只要不是下雨天和下雪天,我总能在门口等到他。
可是,那一天,我终究没有等到他。
那一天风和日丽,我独自蹲在门口,和往常一样数着过往的人。不记得数了多久,低下头看地面,发现太阳已经把我的影子拉长,后背不知什么时候已汗流浃背,腿开始有了酸胀感。
后来,他家门口停了一辆载货车,有人不断从他家搬东西上车,他跑到我面前说:“妈妈说我们要去别的地方,以后不能跟你玩了”。他向我挥挥手,坐上车扬长而出。
当时的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别的地方,只知道他不能跟我玩了,我大哭着回家。
小时候的我们懵懵懂懂,知道分离就是不能一起玩,大哭过后就会找寻新的玩伴。
偶尔会某个时间记起他,不似原来那般悲伤,而是怀着一种期待。
记得在《蓝色生死恋》中,男女主角阴差阳错成为兄妹,后来发现女主在医院抱错了。男主的父母把女主送回了原来的家庭,并举家办理了国外移民。为此,男女主就这样分离了。
多年后,男主重返国内,再次与女主相逢,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知道吗?这些年我一直在期待着与再次你相见”。
小时候的分离,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盼。
2.
从小到大,生活为了教会我们分离,不知设了多少道关卡。
小时候,我们会因为家庭搬迁等原因,第一次尝到分离的滋味,让人悲伤又充满期待。
上学后,我们会因每一次升学,用分离离别的字眼营造悲伤的气氛,给生活增添仪式感。
第一次恋爱分手后,我们深刻领悟到什么是分离。
上班后,人际交往渐渐复杂,友情、亲情、爱情、工作不断考验我们,让我们对分离有了新定义,以及新的态度。
分离,是指两人各过各的生活,未来的日子里可能能相遇,也可能就此别过。分离并不都是感伤的,也有带着对方的幸福而奔向理想的。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生就像一辆列车,到站了,总会有人上车,有人下车。
但有一种分离是最让人难过的,那就是原来无话不谈的朋友成为最熟悉的陌路人。
分离时,彼此带着不屑的状态,连一句再见都不说转身而走。
也许彼此都疑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却不愿意静下心来交谈一番。曾经相谈甚欢的时代回不去了,只剩下回忆。
后来才渐渐明白,人的成长与环境息息相关,当两人面对的环境不同,认知上也会有所不同,就如现在常说的三观不合,势必会渐行渐远。
青年时的分离,更多是对彼此的不认可。
3.
以前,我们总会把“分离”和“离别”混淆,以为都是悲伤的情绪。
但,只有真正经历过生离死别,才明白离别是永远见不到了,只存有念想。
前阵子,看到朋友圈有人发,“突然意识到自己在慢慢进入失去的年龄,开始学会告别人、事、物。珍惜当下真的不能只是说说而已”。
这样的说说见过无数次,但这一次,我却停下细细品读这番话。
小时候,我们距离“离别”的话题很远,总觉得分离就是最难受悲伤的,熟不知,离别的命题在向你步步逼近。
演员高亚麟曾在某档节目说过,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在,不管你年龄多少,都不会去琢磨,因为你会觉得有一堵墙挡在你和死神之间,你看不到死神。父母一没,你就会直面死神。
总是有很多人不懂得珍惜生命,直到父母离去才会察觉生命的可贵。
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在成长,父母在变老,当我们开始祈祷时光慢些时,意味着我们开始懂得生命的珍贵,离别的苦涩。
“分离”和“离别”是人生中的两大考题,从初体验到认识、接受,总需要有个过程。
当考验来临时,总会有些不舍与难过。但是再难过,也不能让时光倒流。
所以不管如何,愿你活在当下,珍惜现在。
《德鲁纳酒店》中,男女主清楚知道离别的到来,他们虽然也很难过与不舍,但他们还是用最大的努力过好剩下的日子,做喜欢的事,说想说的话...
因为这样,至少让自己少留遗憾。
--日更第7天 始于2020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