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中)

爸爸对于我们上学还是不吝支持的。爸爸在他的兄弟姐妹中算是大的,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1个弟弟,3个妹妹。爷爷奶奶一辈子没什么本事,随着爸爸长大,养家糊口的重任就落在了十几岁的爸爸肩上。听妈妈说他年轻的时候特别能干,盖房子木工电工样样一看就通。也听妈妈说爸爸年轻的时候很放荡不羁,挣了钱就买各种小说书籍来看,上到三国演义,下到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故事,他都有所涉猎并能讲出一二。妈妈说如果爸爸能上大学,那一定能有很大的成就。不过,这也是个假想,谁都不可能把假假设当成真成绩。

爸爸二十几岁和妈妈成家,从此他们就一起担起了家的重任。这个时候爸爸的弟弟妹妹们都还在这个家。爸爸的弟弟,也就是我二爸,学习成绩很好,爸爸就乐意供他读书。二爸一直读,那时候中专已经算是村里的大学生了,也算出人头地了。二爸读了中专后考了工作,也就是现在说的公务员,在西安的一个县林业局上班,可以说是拿到了铁饭碗。村里人都说,我爸爸真伟大,供出来3个大学生。

所以我到现在都想不通,为什么爸爸在教育上对我们愿意投资,那为什么不让我去读小升初的那个特训班呢?如果我读了那个班,会不会基础好一点,那高中会不会在课程上读的更轻松一些?就会是那第5个考上2本的人,会不会就不用再去复读一年考大学了?不过前面也说了,这也是个假想,谁都不可能把假假设当成真成绩。想象一下我们在买一个东西,旁边有一个同样功能但价格更便宜的选择,我们也可能选择价格更实惠的那个。爸爸不是舍不得钱,而是想节省一点钱。如果说舍不得钱,那他早就不让我读书了,像我的小学一个班的好朋友,她初中没读完,家里就不再供她读书了,她只好放弃读书出去打工。而我多么的幸福,我读了高中,高三没考上,我选择了复读。爸爸从来没有说一个不字。经历了高四的魔鬼学习训练,我勉强考上了二本。之前也说了,我读书就是随便的努力一下,因为一直在镇上读书,轻微努力一下就名列前茅了。但就算名列前茅,高考的时候班上也就考上了4个。而我就刚好是第一个落榜的人。等到高四去到城里最好的高中复读的时候,才看到了自己和那些成绩好的人的差距,就像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一样可望而不可及。每次月考的时候,成绩提不上去,老师找来谈话,分析原因伴随批评。也就是在这一年,我看到了自己是那么平凡。以前在镇上读书,初中在普通班,由于是寥寥无几的在学习的人,老师把我视若珍宝。上到高中,虽然不是数一数二,但老师也对我抱着很大期望,多有鼓励和重视。而复读这一年,才真切的发现,我竟然成为了拉低分数平均线的累赘……这一年,想提高分数的焦虑,被老师打压的挫败,看到同学分数比我高很多的紧张不安……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经常在梦里重现紧张焦虑的场景。这时候,我才意识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事实。

我常常在想,如果我不复读,我那可怜的自尊会不会多保留一点,或者多保留几年?也就是从那年起,我觉得我不再是优秀的人了。可能我从来没有优秀过,只不过是在一个小镇上,就觉得自己很厉害了。来到一个更大的地方,我就什么也不是了。或许当我再次回到小镇上,我也不会是优秀的。毕竟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呀,而且学习成绩也就很一般呀,只不过在当时那个环境下,大家都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而我恰好没有别的爱好,恰好多学了那么一点儿而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篇文章,完全是由写《读书记之读书》衍生出来的。 人过四十,家乡情结就越来越浓重,写读书记之读书时,就耿耿于怀的就...
    岩马阅读 227评论 0 1
  • 我出生在农村,一个交通不太方便的山沟里。常常觉得山沟里的景色真漂亮啊,直到一步一步地走出去,看到外面的天地才更美。...
    半梦半醒lll阅读 26评论 0 5
  • 希望大家慢慢、分期把它读完,后面的更精彩。为了能准确表达我的意思,用了很多同义词、近义词,也是希望病人能看懂、理解...
    微平阅读 373评论 0 2
  • 我生于一九六三年公历四月,排行老五也是老幺。那时我母亲才三十岁零八个月,已经有五个孩子了。母亲说,生我那一...
    沉燃阅读 296评论 1 9
  • 不要问我是谁,就算你问一百遍,我也懒得理睬你!我心里正烦着呢!在我爸爸妈妈眼里,我是一个需要花钱养活的赔钱货...
    李子溪的小木屋阅读 39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