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12.02”一起小学生持刀杀害生母的刑事案件。
案件情况:吴佳康,男,12岁,小学六年级在校学生。母亲,陈艳。全家4口人(父母,兄弟2人,弟弟2岁)。父亲在市外打工,母亲在家带着2个儿子。
2018年12月2日星期日,晚餐后,吴佳康在家吸烟,被母亲发现,其母亲用皮带抽打儿子。吴佳康当即进厨房拿了一把菜刀,将母亲砍了20余刀,致其母亲当场死亡。
其母亲死亡后,吴佳康一直带着2岁的弟弟在家住宿未外出。并且接听其母亲若干电话,回复其母微信,且用其母亲手机借母亲名义发信息给其班主任请假:“胡老师吴佳康明天请假行不他感冒了”。
12月3日中午时分,其邻居发现异常,叫来吴佳康外公叫开门,确认其母死亡后,才立即报案。
经联系泗湖山镇中心小学了解,吴佳康在校期间无异常表现。
12月3日晚上6:28分,沅江市教育局立即派安管办陈清、杨陟赶往泗湖山镇了解情况。并就此事向泗湖山镇中心学校部署了工作:一是严格舆情监控;二是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三是加强学校行政、门卫执勤;四是举一反三,向全镇师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法制宣传教育,感恩教育。
―――――我是沉重的分割线―――――
笔者闻之,心绪大动,毕竟是一条人命,实在是不忍漠视。微信群里还有比较瘆人的视频,疑似吴佳康的外婆在对着女儿的尸体痛哭流涕……
笔者为人女,为人母,还是一名社会心理工作者,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多年,也接触过感恩教育,我就想说:太好了,看,人们会因为这个事情更加重视心理问题,我们心理工作者要吃香喝辣了……(不好意思有点走偏)。
言归正传。
这个事情最开始是在“湖南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培训群”里看到的,实在是特别震撼,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恶劣事件,这是沉重打击所有为湖南省留守儿童心理工作付出过的人们。我们是否应该自责一番?是我们的工作有“硬伤”么?不然。我以我杨家祖宗三十六代的名义誓证:心理工作者是无辜的。
因为从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会很多地接触留守儿童和家长,我经常会遇到三种家长:一种宁愿孩子住进精神病院也不愿意给孩子做心理咨询,怪我喽;一种“保姆式家长”,她一门心思只想让你帮着解决孩子不按时起床吃饭的问题;还有一种家长,就是直接把孩子交给你,觉得你是万能的,而他自己啥也不会,也啥都不用做。
佛尚且有三不度,这三类家长,我们也表示爱莫能助,不是不帮,帮不了哇!每一位心理咨询师都是一副心药,可医心病,但若是“病入膏肓”,再好的药也是没有效果的。
我们来看死者陈艳,作为家长,在发现12岁的孩子抽烟后,用皮带抽打儿子。能下狠手的,不只是后妈,还有亲妈!用皮带……这画面太美,不忍直视。你怎么不用皮鞭呢?我看武侠小说里都是用皮鞭抽掉对方的武器的……(不好意思二次走偏)。
各位看官,你们若是被谁用皮带抽打,你们会怎么反应?心里恨不恨?
吴佳康当即进厨房拿了一把菜刀,将母亲砍了20余刀,致其母亲当场死亡。从这个20多刀,可以想象孩子当时内心汹涌的恨!
我们是应该说这个母亲凶残呢?还是应该说这个儿子凶残呢?鲁迅先生说得好:有其母必有其子。(没毛病)
如果这个34岁的有两个儿子的母亲,愿意学习一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她就不至于死不瞑目了。或者这个女人愿意学习一点武术散打什么的,她也不至于连一个12岁的孩子都打不过、躲不过、夺不过……(不好意思三次走偏)。
人死不能复生,生者坚强。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再次爆发,告诉大家心理小常识:
青春期的年龄阶段为9岁到18岁,分为:青春期前期和青春期后期。青春期前期孩子的主要心理特点为:情绪没有原因地跌宕起伏,高兴时特别高兴,悲伤时特别悲伤,愤怒时特别愤怒。自己无法控制。总之就是,青春期前期的孩子不能惹!
还有一件事情反复说几千遍都可以,打骂孩子都是低级教育方式方法,最好摒弃不用。有不怕死的家长就当我没说。
每当我和孩子忍不住要争吵的时候,我会说:“咱俩吵架有意思吗?你想想妈妈千辛万苦把儿子你生下来,难道是为了今天来骂你打你的吗?”
以暴制暴不可取,
盼我华夏兴礼孝;
母慈子爱家和睦,
人间再无忧与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