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奇怪”的孩子和“坏”孩子
我在商场遇见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她咧着嘴冲我笑,我也对着她笑,然后看见她鞋子穿反了,便跟她说:“宝贝,你的鞋子穿反了了哦。”
她摇了摇头,很开心地回复我:“才没有呢,这样穿着舒服,还不会掉。”
那时我就在想,这个孩子可真是个有主见的人,不会因为外界说她错,她就忽视自己的需求。
我还见过这样的孩子,精力旺盛,探索欲极强,什么都喜欢去“破坏”。
大人们对他们是避之不及,其家长的反应是怒骂与全盘否定,什么都不许他干,就老老实实待着,不然还得挨打。
几年后再见到这个孩子,他已经很老实了,老实得有些木讷,没有了以前的那股活力劲。
他父母还乐呵呵地夸:“这孩子还是听话的好,不折腾人。”那表情好似在夸一件物品,很实用,很有“价值”。
不过也有家长的做法是不一样的,他们看得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在对孩子进行基本的教导时,也愿意给孩子足够的时间空间去成长,去摸索。
当孩子发出的问题,在大人看来是可笑的时候,也没有急于否定孩子的想法,而是给予他更多方面的思考。
这样的孩子且不说成不成才,以后是否优秀,但是我看得到这个孩子是真正的快乐,他与父母之间的交谈充满了热情与活力,对父母温暖又贴心。
二
为人父母,
要有保护自己孩子的能力与见识
世界是一个大容器,各色的人都为了能适应,所以有一套公认的规则,学会了就能很好的融入进去,学不会就是“奇葩”“怪胎”。
所以孩子们的独特,在父母及大人看来就是麻烦跟折磨。
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小孩是“异类”,也不想别人评价自己是失职的父母,自然是拉着孩子往平均水平去拽,你某方面过于突出,我就把你按下去,你某方面过于低下,又使劲地往上拉。
看出来了吗?孩子的天赋及特点,都是需要父母去保护的,而不是站在对立面去破坏他们的这种能力。
家庭是一个磁场,父母的态度与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你是狭隘的,孩子就不可能广阔,你是懒惰的,孩子就不可能勤奋,你是死板的,孩子就不可能活力四射。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相处之道,摩擦与烦恼虽然不尽相同,但是究其根本都是大同小异的原因。
我们不能否认父母对孩子的爱,但是我们会发现很多父母喜欢干一些打脸的事。
看到有网友po出自己的经历:
我以前小时候很好动,对什么都好奇,总想着出去冒险探索世界,我妈就总想回家躺着睡觉······后来好了,我也开始对外面对世界不感兴趣,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后大人又开始了“你怎么像个老妈子一样天天待在家里,起来啊,出去玩啊!”“出去走走好吗,不好?你瞧瞧你,都坐出肚腩了巴拉巴拉巴拉”
真的是很无语当初不让去的也是她,现在逼着我出门的也是她。
这种例子可不少,父母总是一边无意中破坏孩子天生的能力,另一边又各种寻求提高孩子此项能力的办法。
一边嫌弃孩子不能按照当时的心情去做,等到这档口过去了,又怪孩子怎么又变了。
我有时候都不想吐槽一些父母,说对的是你们,说错的也是你们,怪孩子与众不同,又嫌孩子不够出众优秀,你们到底想要孩子怎么样?
三
睿智的父母看得到“坏”孩子背后的好
“奇怪”的孩子有很多,也令家长足够头疼:
怪想法一个接一个的孩子,胆子小动不动就哭的孩子,喜欢搞破坏让你跳脚的孩子,一直挑战权威做出格事的孩子,看起来很不听话的孩子······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孩子很有可能有着被你忽视的优点:
想象力丰富,细腻敏感,有创造力,动手能力强,喜欢创新,很有主见······
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你看得到孩子的“奇怪”与“坏”,也要看得到孩子的“独特”与“好”,这样才算是睿智的父母。
拥有一个不一样的孩子,对于父母来说有两种选择,一是看到孩子的坏,二是看到孩子的好,而父母选择性的看法也会影响你的孩子。
对于孩子自己来说,身上的特质既可以令自己优秀,也能令自己成为“异类”。
你们知不知道,孩子的思维“奇特”,意味着他思维活跃、好奇心旺盛、想象力丰富,而好奇心和想象力、创造力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好奇心旺盛的孩子,有探索精神,想象力丰富的娃,机具创造力潜质。
可是这些可贵的天赋,就像一颗小苗,你不加以呵护,很难长成大树。
所以当你责怪孩子不够优秀的时候,该想想自己这么多年,有没有为了呵护孩子的天赋而努力创造条件过。
其实现实生活中,这些“奇怪”的孩子不一定是所谓的“破坏分子”,而是那种知道适时收敛的孩子,他完全明白事理,也能听懂你的道理,但有时却故意“搞怪”而无伤大雅,单纯的觉得好玩。
但是在大人们看来,他调皮捣蛋,精力旺盛,破坏力太强,不省心······
四
是禁锢孩子,还是适时放手?
当你武断地实行过分的控制欲,你的孩子最终也就真的只会长成平均水平的孩子。
当你总爱设置条条框框禁锢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将来也就真的不敢再飞了。
当你只想要个乖乖听话的普通孩子,那你就不能指望他将来多么优秀出色。
做睿智的父母,不仅要看得到孩子的优点,还要有足够的能力去保护孩子的天赋,不仅要保驾护航,还要懂得适时放手。
引导孩子解放自我,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才是父母真正该做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