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九三:栋桡,凶。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大过卦说什么?从卦象来看,是阳刚一方极其壮大,而相对的阴柔一方明显弱小,阴阳失衡,不利于发展。这时候,需要下决心改革,纠偏,但又不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削弱强势一方。而须用智慧善巧的方法,并以坚定有力的行动,调整结构,使局势朝正确的方向转变。否则,就会有灾难。
大过卦整个卦形似大坎,中间的阳爻太过强大。坎为水,这让人想到洪水泛滥,人或为鱼鳖。人欲的洪流来势凶猛,理性的堤坝随时可能溃决,是为大过。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彖》曰: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义大矣哉!
《彖》辞大意:大过,指阳刚一方过于强盛,相对的阴柔一方太过弱小,阴阳不平衡。“栋桡”意思是栋梁弯曲了,这是一个比喻,表示出现了问题,不及时处理的话就会很危险,如大厦将倾。“本末弱”是讲栋梁弯曲的原因,是因为首尾两端柔弱无力。本指初爻,末指上爻。卦象显示中间四爻为阳,其数量和位置明显占优势,上下两爻为阴,势单力薄,所以说“本末弱也”。“刚过而中”,指阳爻过甚但处在卦的中间,特别是二五两爻各居上下卦之中。这意味着,阳刚的一方太过偏重,且占主导地位,弱势的一方很难改变它。“巽而说行”,是依上兑下巽的卦象来讲的,巽有柔顺之意,兑有和悦之意,巽而说行意为在这个时候,要以适当善巧的方式,因势利导,以柔克刚,不论进谏上级,或引导大众,皆不可生硬粗暴。“利有攸往,乃亨”是说如果这样去做则有利,这个时候积极有为才是正道,才能扭转局面。末了说“大过之时大矣哉!”意为大过卦所显示的这种情境正是君子大有作为之时。
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都是由阴阳两极既对立又统一构成的,阴阳平衡则稳定,兴旺,发达,阴阳失衡便会有问题,灾难。比如说一个家庭,有丈夫,太太,老人,小孩。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婆媳之间,都需要搞好关系,才能稳定和谐。大过之象就好比,在夫妻关系中,丈夫强势,大男子主义,又在家里占主导地位,但他又有明显的偏差,毛病,而妻子又软弱且不善沟通,这样整个家庭就会严重失衡,难免痛苦烦恼。再如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占主导地位,但教育方法不当,对小孩压制过分,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也给整个家庭埋下严重隐患。以国家论,若掌舵者犯方向性错误,问题会很严重,但由于他的威望权势,别人无力回天,这时国家就会朝错误的方向失控下滑,这种情况就可谓“大者过也”。好比栋梁两端支撑力不够,屋顶压下来一样,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对行道者而言,大畜之后,阳气日积,活力重现,若信、进、念、定、慧五力偏弱,则如朽索驭骐骥,随欲外泄之厉难以避免,是恩里生害,“大者过也”。“利有攸往者”,当提起正念,精进修持,急护其体,令二八相当,则害里生恩,金丹可成。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遯世无闷。
泽水本当润养树木,却将树木淹没,是谓大过。君子观大过之象,立其大过人之行,勇于担当,以“独立不惧”之气概扭转时局,若时运不济,则退处江湖,或遭贬黜,亦安之若素,而“遯世无闷”。
泽灭木,兑为泽,巽为木,兑上巽下如同泽水上涨将树木淹没,说明降水甚多,洪水泛滥。这和整个卦象呈大坎象一致。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时局变乱,水深火热之际,正是需要英雄、造就英雄之时。面对大灾大难,英雄豪杰会挺身而出,做中流砥柱,独立不惧,力挽狂澜,大禹治水即是典范。而“遁世无闷”则是其无往而不自得的超然心态,当不得志时,沉潜自修,保存文化火种,隐忍待时,居易俟命,而不会颓废无聊,失落郁闷。如苏东坡被贬海南,王阳明谪居龙场,皆能在艰难困苦中不随境转,不忧不惑是也。此即其大过常人之处。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初六:祭祀用洁白的茅草作为铺垫,无可咎责。
《象传》说:“用洁白的茅草铺垫”,表示初六以柔顺居下。
巽为白,为长,为高,故有白茅之象。古人祭祀以苞茅铺地,再放祭品,并以渗酒,是为“藉用白茅”。表示洁净,虔诚,柔顺之初心,如此用心,自无咎害。
大过之时,在下位者柔顺承上,忠心事主,无可咎责。
九二:枯杨生稊[tí],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九二:如同干枯的杨树长出嫩芽新枝,如同老夫娶了少女为妻,无所不利。
巽为木,九二为阳,处大过之时,故喻为“枯杨”、“老夫”;居阴位,是刚而能柔之象,故喻以“生稊”,新生嫩枝为阴。“老夫得其女妻”,谓九二与初六亲比,如老夫娶得少妻,彼此各有长短,结为夫妇,是为“过以相与”。能够长短互补,故“无不利”。
按:枯杨生稊,为添油接命之象。枯杨,喻老朽之机体,生稊[tí],谓活力之再生。老夫得其女妻者,谓九二变则下卦为艮,全卦为咸,是少女来归之象。大过之时,凡夫则顺其所欲而生人,或妄为而成罪过,真人逆而修之,降魔成道,正在此时。故曰“大过之时大矣哉!”
舜发于畎亩之中,以继尧也。禹治洪水,顺势而善导也。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九三:栋桡,凶。
《象》曰: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九三以刚居刚,成大过之势。故有凶祸。
《象传》说:“栋梁曲挠而有凶祸”,说明九三刚愎自用,不可以有辅。如范曾所谓“竖子不足与谋”。
九三以刚居刚,若得应于上六,刚势获助,极而变阴,下卦成坎,全卦为困。则栋梁折而大厦倾也。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
《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九四:栋梁隆起平复,吉祥。如果别有它求,则有憾惜。
九四以刚居柔,刚柔相济,故能济大过,有栋隆之吉。若下应初六,牵系于阴柔,是谓“有它”。九四若有变,则上卦为坎,全卦为《井》,是为憾惜。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九五:干枯的杨树长出新花,老妇人配得壮男为夫,没有咎害,也无所佳誉。
九五当刚过之极,以刚居刚,所比者为上六。上六是过极之阴,表明生机浅竭,故有枯杨生华、老妇得士夫之象。虽非佳配,但于大过之时,不无小补,聊胜于无。故曰“无咎无誉”。
此喻行道者只知修命而不知修性,能实腹而不能虚心,阻于半途。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上六:涉水渡河,淹没了头顶,有凶祸,但无可咎责。
上六居大过之极,力小不足以任重,不能挽狂澜于既倒,而有过涉灭顶之灾。
悟元子曰:观于六爻之义,大过者凶,不过者吉。大过之中,有不过之道。是在人善于调和阴阳,归于中正,不偏不倚为贵欤。
孟子曰: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悟真篇》:草木阴阳亦两齐,若还缺一不芳菲。初开绿叶阳先倡,次发红花阴后随。常道积斯为日用,真源反此有谁知?报言学道诸君子,不识阴阳莫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