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概念教学

吉林焦艳丰《大概念教学》p36——39

三,大概念:理解的锚点

2, 理解大概念的概念不限于概念。

大概念通常表现为一个有用的概念主题,有争议的结论和观点,反论,理论,基本假设,反复出现的问题,理解和原则。埃里克森和兰宁提出了概念为本的教学,但不限于概念,也强调概括,原理和理论。

广义的概念其实就是高通路迁移中我们所说的与具体相对的抽象,他反映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或者称之为概念性理解,包括概念,原理,理论等各种抽象形式。

大概念的三种具体表现形式为,

一,概念

这里指的是狭义的概念,是指对一类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概括。一些重要核心的概念的确也是大概念。表现为两种,第一种就是高位的概念,第二种就是关键的概念。

二,观念

观念表现为一种看法和观点,常常反映了概念与概念的关系。比起概念,观念的形式更为丰富。像原理,理论,法则都可以写成观念的形式。

三,论题

有些概念很难有明确的答案,这时可能表现为论题。这主要出现在人文艺术领域,比如对艺术品的评价。文学作品的评价。

总体来说,观念形式的大概念最为常见,概念形式的大概念次之。而论题形式的大概念,则一般指出现在人文艺术领域,而且是人文艺术中比较高位的大概念。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大概念一般是一个句子,而不是一个词语,比如“数学抽象,悬念”都是大概念的名称,而不是大概念。就是因为大概念是要促成理解的,而如果仅给一个词语是很难起到这个作用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