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開始認識大理,這個金庸小說中,有段氏王國存在的地方。讓我想到一陽指、想到凌波微步、想到癡情的人...
到大理第二天,因為前一天的百年民宿房間裡似乎有老鼠作怪,半夜牆壁的縫裡頻頻出現怪聲,亂嚇人的。電線又會啪啪的作響。實在對這個老房子有點沒信心。所以一早就決定去看看有沒有可能換住宿地點。就在大理舊城四處走走,在這裡很有生活的感覺,在一些有古意的建築與街道上,四處走動著人。街上,好多人在做生意、吃的、穿的、用的,很新奇。我在路邊買了個大理粑粑。這種食物有點像我們這裡的蔥油餅,但製作的方式和麵皮則完全不同。他們是用兩個桶子當作上下的烤箱,來烤熟粑粑的。分成鹹的(蔥加肉)和甜的(黑糖加野玫瑰)。我個人偏愛鹹的口味。吃不完還可以當作乾糧帶在身上,還不錯。但這樣我覺得吃得還不夠,所以又吃了碗米線當早餐。
走著走著,我終於找到一間民宿,我覺得衛生環境好多了。就回去打包,背著大背包先把行李放進去。這樣,算完成了我今天的第一件任務。接著,就要想著其他時間要去哪裡了。
在大理路上,常常可以見到許多人站在路旁,男男女女。他們可不是遊手好閒,而是觀察哪裡有觀光客,會前來招攬租車生意(大部分是小麵包車)。幾個姑娘圍著我,從職稱來說她們應該算是「業務員」吧!她們一直很好奇我要去哪裡,我答說:「還沒決定?」,這樣的答案可不行,她們會一直跟著你。一直到我表示想好了會打電話給她們,拿了名片才容易走人。
在這裡我最大的困擾是,在台灣我連殺價都會不好意思的人。我是生意人的孩子,我總覺得做生意本來就是要有自己的利潤,不然怎麼過活。因此,如果我判斷是合理的利潤,我是不會去殺價的。但是在這裡有個問題,觀光客常會被漫天開價,但我又還無法搞清楚怎樣算「合理」價格。而且也聽說就算價格便宜,還要注意細節有沒有說清楚,否則容易導致後來的不愉快。總而言之,「信任」在這裡是個很挑戰的議題,我無法判斷是否可以「信任」這裡的生意人。這讓我的旅行成為了「帶著懷疑」的旅行,也讓我對人的反應變得謹慎與遲疑,我發現如果自己這樣一路走下去,肯定不會開心。我得想看看怎麼做
後來我的做法是,先問宿店老闆大概的行情與價格(但有些宿店老闆和這些業者有聯營,反而會一起哄抬價格),然後再多問幾業者比價。今天的行情大概就會出來了。例如,我在大理的時間是旅遊旺季的尾端了,一天包車最低的價格大約是40元人民幣左右,去的地方大約有六個景點。因為我是十二點左右才開始行程,我後來包了一輛車,價格談到了25元。總算成交了,算一算這些詢價、談價格的時間也花了一個多小時。蠻累人的,但卻是旅行中很真實的部份,讓我認識在這樣的系統中人們如何思考、互動,對我而言是很有趣的。
上了車,司機是一位白族的當地人,二個小孩都高中了。在大陸,少數民族被允許可以生二個孩子,不受「一胎化」的限制。我們開始聊兩地生活的不同、聊彼此的收入與開支、聊對教育的看法。後來,我開始表達我對「信任」的疑惑
我說:「到這裡我不真不知道這麼多車,哪些人可以信任、哪些人不能信任?因為自己上次在上海被騙過」。
司機:「這是很正常的,我去外地旅行,要搭當地的車我也會很小心,因為騙人的是哪裡都有,但也會有好人。所以,先說清楚再上車很重要」。
我接著問:「那你面對一些對你很小心、不信任的人,你怎麼看的,會不會心裡發悶或不愉快」。
司機:「不影響,我想大家都是一樣,要相處了才會知道,我不會因為這樣而不高興。但是如果遇到那種說話大聲、動不動就擺臉色,以為有錢就是老爺的客人,我最不愉快。因為,話可以好好說,我也只是載他們的師傅,何必這樣對我。載到這種客人,就很不開心」。
所以,他們在意的不是別人會不信任他們,而是不尊重他們。人的基本需要「被尊重」,到哪裡似乎都存在著。而很特別的是,當我和師傅這段對話後,我知道我們的信任與熟悉度,又更進展了一程。當我挑明了表達自己對於人的「不信任」感,而師傅也真實的回應我。疙瘩,就這樣反而煙消雲散了。
在這趟的經驗中,發現大理的白族人是和善且客氣的。說了幾句話後,你就可以給出基本的信任,這不會是太難的事。(下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