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

抖音自从2017年初开始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出现了现象级程度的火爆,也把各大公司的重点转移到短视频领域,各公司纷纷推出短视频产品360的快产品、百度的nani 、腾讯的微视、like、国外的短视频有musical.ly、f'lipgram、
(今日头条的短视频布局,抖音海外版Tik Tok和火山小视频海外版Hypstar主攻东南亚市场,而今日头条收购的musical.ly、Flipagram,投资的直播产品Live.me及其短视频应用Cheez则在欧美市场有着明显优势。)
短视频作为一种信息媒介,未来会不会越来越细分内容领域,出现类似微信公众号的垂直类的短视频?

  • 抖音上线时间:2016年12月10日 “A.me”正式更名为 “抖音短视频”!
  • 抖音的商业模式团队投融资情况


    屏幕快照 2018-05-14 上午11.47.41.png

    短视频的主要商业模式所占的比重不同,未来会不会像现阶段的内容经济的商业变现一样,参考付费知识产品‘得到的变现模式’,参考国外的图片社交产品‘instamgram ’的商业模式(isntamgram 被facebook收购后估值一路暴涨,视频和图片都是现在主要的信息渠道,抖音未来会不会超越isntamgram的商业价值值得时间来证明)

产品分析

  • 产品的主要数据
  • 用户规模数


    主要短视频月活统计

    在活跃人数上,快手优势明显,接着是抖音,快视频,微视的月活数据几乎是比重不大。


    日活
  • 产品的用户年龄段分析


    抖音年龄段分析

    快手年龄段分析

抖音的用户比较年轻化,40%的比重是24岁以下的;
相比快手的用户年龄段,24岁以下,24岁到30岁,31岁到35岁的用户年龄段分布很均匀,基于用户的年龄分布来看,可以定位两个短视频产品的核心定位不同:抖音是用音乐记录日记,快手是记录生活,更接地气,符合用户的年龄。

  • 抖音的产品体验分析:
    首先在算法推荐上,抖音和快手应该是不分伯仲的,基于用户的用户行为数据,都能进行比较准确的推送;
    抖音的体验直观来说更接近musical.ly,从产品的整体UI界面,核心功能的设置,像极了musical.ly,但是抖音的火爆程度在国内远比musical.ly,究其原因只能从内容、市场营销上去分析为啥抖音如此火爆:从内容来说,抖音制造了一批批的网络,背景音乐、吃瓜群众病毒式模范的主题活动。不得不说抖音的活动运营,和市场营销准确的抓住了年轻人的心理,迎合他们的需求,结果越刷越停不下来,抖音的杀时间的作用很明显

  • 用户粘性分析:
    人均单日启动次数


    屏幕快照 2018-05-14 上午11.22.04.png

    人均单日使用时长


    屏幕快照 2018-05-14 上午11.22.17.png
  • 用户分时分析


    2018年3月用户分时分析

    可以看到短视频用户在不同时间段活跃人数,可以帮助短视频精准定位投广告的黄金时间。在晚上8点到10点,短视频的活跃人数达最高值。

  • 重合分析


    抖音快手用户重合分析
  • 抖音的产品的冷启动策略
    1.内容:
    2.社区:
    3.冷启动的渠道和方式:

  • 抖音产品的用户增长策略(哪个时间节点开始发生快速的增长)
    1.投放、投放渠道和规模:
    2.运营活动:线上、线下
    3.其他社会化营销:

对比分析下instamgram 和抖音的产品如何做用户增长的冷启动的

  • 抖音的产品体验分析:
    首先在算法推荐上,抖音和快手应该是不分伯仲的,基于用户的用户行为数据,都能进行比较准确的推送;
    抖音的体验直观来说更接近musical.ly,从产品的整体UI界面,核心功能的设置,像极了musical.ly,但是抖音的火爆程度在国内原比musical.ly,究其原因只能从内容、市场营销上去分析为啥抖音如此火爆:从内容来说,抖音制造了一批批的网络,背景音乐、吃瓜群众病毒式模范的主题活动。不得不说抖音的活动运营,和市场营销准确的抓住了年轻人的心理,迎合他们的需求,结果越刷越停不下来,抖音的杀时间的作用很明显

  • 抖音的几点思考:
    1.为啥抖音不加live 功能
    2.为啥抖音不加图片功能
    3.如何增强抖音的社交深度

深度思考下抖音快手两者的不同之处??

快手

近期抖音商业化导入了电商、游戏的信息流广告,反观快手的商业化途径主要依赖直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