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览众山小。
不断不断地一览众山小。
找好书看,就是找个制高点。
2
杨小凯,湘人,据说最差的经济文章也比林毅夫写得好。
林毅夫故意跟杨对着干,你说后发劣势我偏说后发优势。
杨不理睬,干脆离开人间。
林叹息道:唉,如果他能反讽我,我就由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转变成伟大的经济学家了。
3
时人好言判断。
思想是判断。
判,是客观的。
断,是主观的。
4
上果树,看见苹果。
操镰刀,看见麦田。
知道了古典,现代就拿到了。
不通古典,无所谓现代。
5
越有才华越敏感者,越是开风之先。
盛唐时期,李白就写出《菩萨蛮》。
中国的诗,无论量与质无疑是世界上最大的诗国。
可是真正伟大的世界意义的诗人,一个也没有。
6
学习笔记:
李德哈特:战略是分配和使用军事力量以达到政策目的的艺术。
文化可以理解成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战略文化可以理解成:源于制订和实现战略和大战略的实践的人们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之和。
腓力二世的大战略一书认为影响战略文化的因素有:
1,指挥控制结构。政府选择用以制订和实现其战略目标的手段。
2,通讯情报网,汇聚关于现有威胁的信息,克服时空间限制。
3,填充战略想象,影响轻重缓急次序选择的前提假设。
指挥控制结构是政府为实现战略目的所拥有的或建立的机制的结构,它不止包含暴力机关,还包含为这套机制提供资源、咨讯的机构。
这样的结构主要通过影响资源、咨讯的提供、战略战术的执行来对战略文化施加影响。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时常选择赌国运,这就与指挥控制结构受制于资源不足、地狭人稠民贫的国情有关。
腓力二世的帝国中枢拥有叠床架屋的议事机关,这些机关的人员存在派系斗争,各派利用自己手中的信息权和腓力二世被淹没在案牍海洋中无法自拔的现况来隐瞒、掩饰。
腓力二世喜欢亲力亲为,多处插手,同时也有对臣下掩饰的习惯。
这就造成了帝国中枢的低效率,为战略文化增添了迟缓、发散、晦涩的成分,不利于西班牙帝国在各个战略方向上实现自己的目标。
通讯情报网的组织形式与当时信息的主要传播手段密切相关。
通讯情报网的组织如果严密而有条理又具有很强的保密性,会催生严密、清晰、强调效率与沟通的战略文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传播媒介也在不断更新,这对情报网也有显著的影响。
秦汉时代是竹简的时代,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把自己情报网的统一性和高效率建立在竹简上。
然而造纸术的发展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士族借此为去中心化的趋势推波助澜,大大降低了原有体系的效率,紊乱了战略文化,降低了西晋政府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能力。
“前提假设”建立在现实利益和意识形态利益上,这两种利益有时是统一的,有时是相互对抗的。
西班牙帝国的宗教不宽容使它在尼德兰问题上付出了代价。
而基于宗教狂热的意识形态催生了狂热的、富有进攻性的、甚至是意识形态先于现实利益的战略文化,在战略上紊乱了帝国的战略目标(当时帝国上上下下充斥着扩张言论),使帝国在决定战略目标轻重缓急的过程中有时不得不牺牲现实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