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动手写点什么的时候,我已经看了两遍《活着》,包括小说和电影,然后,第二次看的时候,泪点极高的我竟哭得稀里哗啦。
第一次看《活着》这本小说,青春年少,知道余华大名鼎鼎,知道他冷酷另类,所以买了他的小说,完了还找了同名电影来看。说实话那时候涉世未深,看什么都镜花水月,稍有感慨也就过去了。人到中年,经历了一些世事,明白了活着的不易,再回头看这本小说,对生命与生活的了解竟与以前大相径庭,苦难与沉重自然免不了,可面对命运,开始有了一些淡定——努力追求但不刻意奢望。
《活着》讲述了二十世纪一个经历富贵而后一无所有的男人的一生,他眼睁睁地看着他所有的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最后仅剩一头老牛与他相依为命。
电影版的《活着》相比小说平和了许多,大概张艺谋觉得如果赤裸裸地把福贵的命运展示在观众面前,那些内心不够强大的人也许会怀疑人生。但即便是电影中的福贵,也是命运多舛水深火热的。
余华的笔调冷静到近乎残忍,他在讲述那些对福贵至关重要的亲人的离去时,像在讲一件平常简单的事,可带给读者的冲击却是翻江倒海的。福贵嗜赌成性输光了所有的家业,气死了父亲,从此一贫如洗,期间还被抓了壮丁差点在战场上送命,九死一生回到家才知道母亲也已经去世。至此,命运的残酷才真正拉开帷幕。
小说中除了福贵的父母和妻子,其他人的离世多少都有点死于非命:儿子有庆因与县长老婆血型相同,为救县长老婆抽血过多而死;女儿凤霞先是发烧成了聋哑人,后来生孩子时大出血而亡;妻子家珍也在女儿去世三个月后撒手人寰;厚道勤劳的女婿干活时被水泥板夹死;唯一的外孙苦根因吃了太多的豆子被活活撑死。
余华在《活着》这部小说中清楚地告诉读者:人生没有最坏,只有更坏,而且,苦难没有下限。
命运龇牙咧嘴地对福贵大示淫威,活在时代大背景下的福贵和其他如福贵一般卑微如蝼蚁的人们,他们平静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努力活下去,因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福贵的人生何尝不是那个时代的底层百姓的生活缩影?他用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生离死别,向我们诠释了生命那令人费解的承受能力与韧性。讲述自己苦难经历的福贵是平静乐观的,他把一生的大起大落说得云淡风轻,不断地经历失去的他对苦难似乎有着异于常人的承受能力,当他的世界落了个“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时,他仍然对生活满怀憧憬:鸡养大了变成鹅,鹅养大了变成羊,羊大了又变成牛。
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评价: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讲述完自己的一生,福贵和老牛渐去渐远,他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飘荡在傍晚的风中——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当一个人把人生的苦痛灾难都尝遍之后,还能乐观地活下去,这也是一种伟大。我们对于福贵的人生充满了怜悯与同情,同时也感激福贵告诉了我们一个最根本的生存智慧:只要活下去,一切都有希望。
看着夕阳下被拉长的老人的背影,让我们收起悲伤,在我们或长或短的人生中,挫折与苦难是难以避免的,抱怨没用,逃避没用,坦然接受勇敢面对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珍惜当下,好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