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目前我国中小学各个学科使用的教材不统一,有的地方使用苏教版,有的地方使用人教版,有的地方使用教科版。最近教育部说从2019年秋季开始,中小学生要全面使用部编本教材。
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语文学科,从一年级开始就学习论语。小学需要背诵的古诗词的数量增多,从原来的69篇变成了124篇。初中高中阶段对于文言文的背诵量,也都增加了一倍。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中小学生阅读量大幅度增加,这是更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提高的,所以需要我们要做更多的努力。一是需要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要创建读书环境,二是需要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阅读能力,三是需要孩子们的坚持学习。
孩子有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在语文学习中会更胜一筹。孩子的阅读能力的高低,可能会会影响到孩子学习语文的能力,当然也会影响自己的成绩。许多家长就有些担心和焦虑,该怎样学习语文呢?我觉得先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得从小做起,比如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可以利用手机或电脑给孩子提供一个平台去打卡朗诵,日积月累,朗诵能力会提升的同时,也会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自律,坚持,才能走得更远!
教材改革,人们开始意识到“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学科更是一个需要长久积累阅读知识的学科。未来高考当中,语文的卷面制度也会从6000字提高到8000字,甚至是1万字。有的教育专家说得有百分之十五的学生答不完卷子。说实话让教师、家长、学生可能都有些压力。
当然,家长们也不用过度焦虑教材的改革,因为针对的是所有的学生,大家要用相同的教材,大家都要经历这样的变化,只有从孩子的本身上出发,一步一步,循序渐进,让孩子要爱上语文课,爱上中国文化,才能够让他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走得更远。
希望各位家长理性地看待教育改革的真正意义,理解教育部的用心良苦,毕竟一切都是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