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撒谎并不都是坏的。
如果一个大夫对身患绝症的病人,隐瞒了病情,这种谎言是善意的谎言。
如果一个老师暗示一个学生说你是很有天赋的学生,将来一定能考取名校。这个学生受到暗示之后,可能会觉得自己真的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学学生,然后好好学习,最终考取名校。老师在开始的时候,暗示只是一个善意的谎言。
看起来这两种谎言都是善意的,积极向上的。
这些谎言都是为了对方着想,为对方好才撒的谎。
我们从小被教育不要撒谎,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02华盛顿的樱桃树
有一个关于诚实的故事是关于华盛顿和樱桃树的。华盛顿小的时候,在院子里拿斧子砍了一棵樱桃树。被爸爸发现。他爸爸问谁砍了樱桃树?华盛顿诚实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得到了父亲的原谅。这是一个正向的版本。
对这件事还有一个版本。为什么华盛顿的父亲不惩罚华盛顿?答案是因为当时斧子还在华盛顿的手里。这是一个冷幽默。但是也说明诚实和撒谎并不一定就是像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假设华盛顿的父亲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善于理解小朋友、能理解小朋友的好动好奇的特点。他理解小朋友并不知道砍树的后果有多么的糟糕。相信孩子只是一时好奇使然,当发生了砍树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和颜悦色的告诉华盛顿这件事情的危害,同时也给予华盛顿改过的机会。
总结一下:这样温和的教育下,孩子对犯错的预期是:如果诚实的说出了自己的错误,就会免于处罚。
03 为什么有些孩子会习惯于撒谎呢?
比如说一个小孩打碎了花瓶,他不敢承认,他否认这是自己打碎的,说是小猫小狗打碎的。这就是否定自己的错误。撒谎的指向是朝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
为什么会撒谎?
我们还用这个花瓶的例子来说明。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一个孩子打碎了父亲喜爱的花瓶。
父亲非常愤怒,问:“谁打碎的花瓶?”
小朋友说:“是我不小心打的,我犯了错误。”同时哭哭啼啼的。
这个时候他的诚实并没有换来宽恕,而是换来暴风骤雨般的责骂:“你怎么这么笨!好事不做,坏事不断。我好不容易买了一个花瓶,你知道值多少钱吗?我自己都舍不得用,结果你一下就打碎了,打碎了就不值钱了,你知道吗?”
小朋友没有想到自己诚实的承认了错误之后迎来的是暴风骤雨般的责骂。接着可能还会有一顿羞辱。
小朋友接下来说:“对不起,我错了,我下回再也不敢了。”
恼怒的父亲说:“你下回再也不敢了,这一次这个瓶子就算了吗?你知道这个花瓶有多难买吗?你知道我可能再也不会第二次遇到这样的花瓶吗?”(实际上花瓶的价格并不昂贵)
小朋友不知所措,他所有的道歉和表示愧疚的动作言语都已用尽,但是不能让父亲消气。
小朋友不知道该怎么样去弥补这个损失,只能任由父母发落。
最后父亲余怒未消:“今天不许去上学了,去把院子打扫一遍,打扫不干净,看我晚上回来再揍你。”
于是这个孩子又承担了一天失学的痛苦,当他望着外面其他小朋友去上学的时候,他觉得上学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虽然他平时并不爱上学,但是此刻他觉得上学真是太开心的事了。
对于这样遭遇的小朋友来说,他学会的不是不犯错误,而是在再次犯了错误之后会推卸责任。第二次如果再打碎花瓶,那么罪魁祸首一定是小猫或者小狗。
说到这里,大概也明白了,撒谎的习惯并不是天生如此。只是成长的环境不接纳诚实。当诚实的面对的时候,需要承受非常大的惩罚,而这个惩罚是小朋友难以承受的。
04撒谎是因为爱的缺失
也许你可以骄傲的说,在困境中我依然可以保持诚实。说这种话的人基本上会把两种情况搞混:一种是物质生活的贫乏。一种是爱的贫乏。
如果你在一个物质贫乏的生活环境里生活,但是有充足的爱。你的父母是爱你的,你周围的人是爱你的,你体会到的是安全感,你不用去撒谎,不需要用撒谎这种行为来抵御外来的伤害。
如果在缺乏爱的环境里生活成长。不知道什么是接纳,什么是宽容,就不会有安全感,这个时候诚实的表达自己的时候,就很可能会遭到各方面的惩罚。生活的惩罚,父母的惩罚,家人的惩罚。在这种环境下撒谎,是减少惩罚,躲避打击的生存方式。
所以如果我们遇到一个撒谎的人,不要轻易的鄙视他。只是他经历的生活环境,比你经历的环境要糟糕。他获得了爱,比你得到的少很多。甚至你习以为常的爱,在他的眼中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奇异的东西。他既没有见过爱,也没有见过诚实之后受到的接纳、包容。撒谎是他能够找到的最好的生存手段。
撒谎可以让他躲避现实的惩罚。也可以躲避他内心的惩罚。
05 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于一个习惯于撒谎的人来说,我们如何改变它。
首先是接纳这种模式的存在。这不是自己的错误。
这种撒谎的模式是在小的时候,无力抵御外来伤害,不得已采取的一种防卫手段。这是小时候的生存手段,适应的是过去的情境。
现在自己已经长大了,有能力保护自己,也有能力对打击伤害自己的人说“不”的时候。有条件使用诚实的行为模式。
也就是我们可以用一个诚实的行为模式来替换这种撒谎的行为模式
从理论上来说,这是可行的。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还会有很多的问题要处理。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对于一个习惯于撒谎的人来说,他不知道诚实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他也不相信诚实不会得到惩罚。这种基于安全感缺失的感觉很难修补。
撒谎不是基于物质生活的缺乏,而是爱的缺乏,安全感的缺乏,当这些都不具备的时候,改变一个习惯的确是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