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观察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不会把事物孤立的看待,而是会联想到其他。而多次连续或不连续的观察事物发展过程,我们的联想就会扩展成因果逻辑。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因果效应:会自觉的给观察结果以原因。
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家大型公司办公室里有十几个人排队等待使用打印机,前面三个都是安排好的工作人员,他们故意缓慢的使用打印机拖延时间。第四个开始都是正常的公司职员,他们并不知道这次测试,只是正常排队等待。安排另一个测试员,他会在轮到正常公司职员的时候过去插队打印。测试公司职员在已经等待一段时间后会不会允许其插队。
插队测试员安排了三种不同的说辞:
(1)我想用一下打印机,谢谢。
(2)对不起,我有个文件急着用,能让我先打印吗,谢谢!
(3)对不起,我经理开会的文稿,马上就要用,我已经跑了好几个办公室都没有找到打印机,实在抱歉,能让我先用一下么,十分感谢!
结果允许插队的人数比例排序是3>2>1。理由越充分,越容易被接受。
不过结果比较出人意料的是(1)选项里面给出的理由并不充分或者说完全不构成理由,30个插队测试人员中,也有8人允许其插队。
在正常思维里,我们都会倾向于如果没有足够充分的理由,那么别人就不会帮助我们。可实验结果却表明即使是一个没有说服力的理由,也会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愿意提供帮助。
当然,重视因果效应也会有不利的影响,那就是过于重视因果联系,而给本没有联系的事物强加因果。
有新闻报道:在某县有一位中年男子,坚持三十六年买一样的号码,最后中了150万的大奖。为什么该男子会对这个号码情有独钟,三十六年都不更改呢?据中奖者吴先生称,他母亲因病去世,就在出殡下葬的那一晚托梦给他。她在梦中说了很多话,具体内容吴先生说已经不记得了,但是36这个数字他却印象十分深刻。后来,他工作以后偶尔买彩票,双色球的后两个数字一直都是买的3和6,从没有改变。就这样买了三十六年,中了大奖。吴先生说,之前他这么多年都没明白为什么母亲会留下这两个数字,但是现在他明白了,这都是母亲放心不下他,在梦中给他的一个预言,希望自己中奖过上好日子。吴先生同村的村民门也说吴先生的母亲当年就十分疼爱自己的儿子并且他家风水很好有财气。而彩票售卖点的张先生却说吴先生确实买了三十六年的3和6,但是吴先生的中奖号码是另外他买的那张3和7的......
这就变成了一种强加的因果关系,而当事人往往会深信不疑。生活中的偶然事件,一般不会归为幸运的降临,而是自身的努力或者其他有异于他人的特质。
当因果效应和启发性相互作用时,我们会做出错误的决策。
【启发性:寻找各种难题恰当答案的简单过程,虽然找到的答案往往并不完美。】
最常见的就是投资类行为,比如买一个基金。
这个基金值不值得买=这个基金未来是否会给我带来收益=这个基金过去两三年(或者更久)的实际收益和走势。
因为未来不知道,所有我通过过去的业绩预测未来,我觉得很正常很有因果逻辑。即使所有的基金都有写明:本基金过往数据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需购买,风险自担。
如果我投资某个基金赚钱了,我就会认同过去优势的基金等同于未来也会有很好的收益。
如果我投资某个基金亏钱了,我就会认同过去优势的基金不等同未来有收益。
实际上,过往业绩和未来收益之间根本没有因果关系。
如果过去能预测未来,不知道原始人老祖宗们有没有预测到,当年追得他们光屁股到处跑的狮子老虎,被我们圈养起来当保护动物,不然都要灭绝了的今天。这一点我倒是希望他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