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组织,看起来一个高大上的名词,是我大学专业必修课,学得惨不忍睹,补考了一次。学这门课的时候觉得将来肯定没有用到的机会,带着一丝厌恶与嫌弃,自然是学不好的。大四回顾所学的课程,再次拿起这本书,做了这么一个梳理,将会从信息组织的定义,理论与方法,应用三个方面来呈现。
什么是信息组织?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数据,信息,知识。数据,是人们通过直接的观察获得的最粗糙最原始,是未经过处理的对事实的程序性表达,不关注对人是否有价值;信息,则是对数据进行了初步的加工,是人们对于原始数据意义的解读;而知识,则是信息接收者对于信息进行提炼和推理获得的正确的结论。信息组织是对信息资源对象进行收集、加工、整合、存储,使之有序化、系统化的过程。或者说,信息组织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依据信息体自身的属性特征,信息工作者或用户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和技术,将杂乱无章的信息整理成为有序的信息集合的活动和过程。信息组织的结果是形成各种方便用户利用的有序化的信息检索系统,从而达到信息增值的目的。信息组织是信息管理活动的核心和基本环节。信息组织是使信息成为资源的基本手段。
信息组织的主要内容有:对信息的外在特征(也称语法特征)进行选择、记录与描述;对信息的内容特征(也称语义特征)进行揭示、标引与编码;对信息记录进行存储与特征排序;针对用户需求对特定信息进行重组与开发以提高信息质量,促进信息增值。
信息组织理论与方法的基础是什么?
这里对于不从事信息组织研究的人来说,实无必要。简单的罗列介绍一下。理论基础:有序化理论,信息构建理论,知识论,本体论,分形理论。方法基础:语言学,逻辑学,知识分类学。知识分类举个简单的例子:高中课程分文理科,就是把知识分为自然科学(理科),人文社会科学(文科)。大学里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11个学科门类也是对知识的分类。
信息组织有什么用?
从大的层面上来说是对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加工,使信息成为便于人们利用的资源,减少信息混乱,提高信息产品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推动科学研究,支撑科学管理,保障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总而言之,对于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这些过于抽象,由离普通人较远,那么怎样通过知识迁移,把一些信息组织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
应用场景
1、 电脑文件整理
分类:工作区,归档区。工作区,作为当前的工作台,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临时文件存放在此处,Windows系统,建议桌面(Desktop)作为工作区。归档区,对于工作的成果或者素材进行归档存放,相较于工作区,打开频率较低,素材可以按照文件类型分类,例如图片,音频作为一级分类存放。成果,作品按照主题归类。
按照对用户的用途分为了工作区和归档区;
按照信息数据的形式,外在特征对素材规定进行分类;
按照信息的内容特征,主题对作品分类。
2、 家庭储物整理
3、 书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