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棵励志的树
我游过北京故宫,见识过金銮殿的富丽堂皇。
我攀登过横亘在山梁之上的万里长城,的确气势恢宏。
我见过北海公园垂地的绿柳,和悠长的曲径回廊,实在是别具匠心。
我踏过颐和园用白玉精雕的玉带桥,目光欣赏过那里田田的碧波荡漾的荷塘。不消说,她极尽了江南的美丽精巧。
但是,深深打动过我的,是一棵树。
那是一棵长在路边的树。
你别责怪他——一棵树,长在哪里往往身不由己。
但无论在王府的宅邸,还是贫民的大杂院里,它得到的关注和待遇肯定不一样,虽然,阳光一样普照!
那天晚饭后,沿街走回宾馆,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棵这样的树。树干顶端只剩下黑黑的三截糟木头,从平齐的茬口来看,是人为的因素。它的模样如此奇特,不难想象,幼时一定遭遇了“酷刑”。
为什么人和它过不去呢?
不用说,它生错了位置,一定是枝丫凌空穿越过电线之上,被电工生生斩去了“头颅”。
但是距离树冠一米处向下,一支树干旁逸斜出,她扭曲着身姿,冲着地面,生长得枝繁叶茂,一派盎然的样子。
遭遇不公正?那又如何?她倔强得生机勃勃,让偶然间路过的我,无法忽略到它的存在!
我久久打量着,感叹它的不易,也佩服它的坚韧!
2,北京胡同里的底层人生
这来来往往的,生活在胡同里的人,日子也类似这棵树!
生在帝王家是王公贵族,生在促狭穷苦的小巷子里,只能是仓皇的穷二代。
谁能掌控自己人生的第一个落脚之处呢?溥仪之命运再不济,也比后街的穷小子更添三分精彩,八分滋味。
庭院深深深几许! 听起来很诗意,很浪漫,却是蜗居在其中的不堪。
从车水马龙的大马路拐进一个不知名的胡同,这儿静悄悄,只有日光穿过斑驳的矮墙,落在胡同的凸凹不平的水泥地上。从破旧的大门里望去,窄窄的通道,怕是只能容许两个人并排走过。两边是挨挨挤挤的低矮的小房子。
闻不到晚饭的味道,听不见说话声,只有一丝微微的风悄然穿过。这仿佛是被时代抛弃,被繁华遗忘的区域。但是我敏锐地感觉到,胡同才是北京原居民人的根基,这里保留着他们原汁原味的生活。
在从香山回来的路上,朴实的出租车司机说祖上是泥瓦匠,笑称自己是京城里的穷三代。
那又怎样?一代更比一代强,就是进步!
无论落入何种境地,哭过笑过努力过,没人敢轻视一个勤奋者的逆袭之志!
祥子当年,只能靠一身力气,一身汗臭,拉着人力车讨生活。司机师傅大可不比为自己哀叹。行在人世间,有天命,也有自己的命数——这命数打多少分,全靠自己的体力和脑力说了算的。
3,人生最完美的状态
王公贵胄有自己的悲欢,市井小民自有属于自己的智慧和满足。
人生苦短,不过是几十年光阴。最完美的状态和过程,就是做喜欢的事,遇有趣的人。
在香山脚下,偶遇一陶瓷小店,门口镶嵌着蓝色的边框的黑板上,写着:做喜欢的事,遇有趣的人。门口的月季花盆里,一支粉红悄然绽放。一条古朴的长凳摆在廊下,你可以坐上歇歇脚,仰望远方的云,近处的山,也可以转身去,透过橱窗欣赏造型各异,釉色精美的瓷器。
我走进去,店主兀自清闲地泡茶,并不急着推销介绍。正因为他的闲适自得,我放下拘束,随意徜徉在各个展品前,尽情地赏玩。美好的东西,过过目就行了,一如山涧旁的野花,我不会想要有采摘的欲望。
笛声清越,从对面的店铺里流淌出来。我的目光“见异思迁”了,不由自主地看过去,只见乐器店里门口围了一圈人。
我匆匆从精品店出来,从人逢里钻了进去,想看个究竟。
这是是一间木质的小房子,墙壁上用草编的席子打底,上面挂满了各种琳琅满目的乐器。一个长发男子正站在店中央,手持葫芦丝在吹奏。宛转悠扬的旋律,如月光下的山涧从石头缝里倾泻而下。落在心田里,润泽着,抚慰着心绪。
一曲终了,围观的人群一片叫好声。
屋内有华章,屋外有美景。屋外散漫阳光的山路上,灰色T恤衫的大叔牵着粉色衣衫的大妈,一闪而过。
什么是最完美的人生?以爱好为职业,玩着玩着,就赚到了可以丰衣足食的生活;遇到共同志趣,相得甚欢的朋友,走一段快乐的旅程。
如此,人生虽短,足以无憾!
我不懂陶艺,但我看懂了店主的惬意!
我不懂乐理,但我感受到了旋律之美妙!
我不懂爱情,但我向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绵长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