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昵称】Max翊森
【书名】终身成长
【阅读内容】第18-38页
【三个问题】
1、是什么让生机勃勃的学习热情走到了尽头?
A:固定型思维。当孩子学会了自我评估,就很容易给自己贴标签,想保持住成功,不愿意进行新的尝试,避免可能存在的失败。
2、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A:从成长型思维来看,成功的关键是要不断拓宽自己的能力范畴,通过不断尝试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水准。
3、为什么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更热衷于成功?
A:固定型思维的人通常认为,“聪明人”总是会成功。他们非常想给自己贴上这一光鲜的“标签”,而他们的注意力通常只局限在享受当前的这种状态,而非不断努力,去不断的体验新的成功。
【原文金句】
1、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范畴,意味着变得越来越聪明。
(感悟——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是在通过持续的努力和训练,不断地提升能力,以此来达到成功的目的,他们专注的是成功的正确方法。)
2、学习才是第一要务。
(感悟——具备成长型思维的人,对能够提升自己的知识信息高度关注。 坚持学习,持续成长,才能不断的体验成功,也才有可能达成最终的目标。)
3、未来的你比现在的你更优秀。
(感悟——固定型思维的人,会认为自己的能力不会因努力而改变;而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坚持不断学习就会更加优秀的信念。)
4、成长型思维模式者会通过大幅提高自己的能力来完成原本不可能做到的事。
(感悟——成长性思维会使人聚焦于不断自我提升,最终总能完成一些原本看起来貌似“不可能”做到的事,不断地提高自我会使成功变得水到渠成。)
5、聪明并不是当下的完美,而是与长时间的学习有关:直面挑战,取得进步。
(感悟——当下的“完美”,并不是真正的成功,这也不是真正的聪明。只有经过长期的训练,敢于直面自身的不足,针对性地改进,不断进步,才会实现最终的成功,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原文案例】自行总结、使用场景
对医学生的化学成绩追踪研究,大部分学生从最初非常感兴趣,演变为一学期后的转折:很多人只对自己一开始就做得很好的事保持了兴趣,而一旦感觉到了困难,从中的乐趣骤降。固定型思维的人,只对自己擅长的事情能保持兴趣,而对不擅长的事情,选择了逃避。
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却对困难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对挑战充满兴奋,并且相信自己能够攻克难题。对于这种人,挑战和兴趣相辅相成。
【今日读书感悟和收获】
这一章对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深度解析,让我之前的代入感更加深刻了。
学生时代的自己,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固定型思维,对成绩非常看重,远胜于错题解析;对于自己擅长的科目,兴趣越来越浓,就像是属于自己的一块孤岛,可以独占这一个领域。而对于自己不擅长的科目,直接选择性地放弃了,即使在尝试性地解析疑惑时,心里也没有多少把握和兴趣。而当我独自解开疑惑,在兴奋的同时,却不想再一次遇到这种难题,只想享受解开难题的喜悦和成就感,而不曾想过逆流而上才能有所成就。
至于自己对完美的定义,也正如文中所提,快速完美地完成一件事情时,自己轻而易举的领域别人手足无措时等等,对自己的剖析无比精确。过去的几十年,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固定型思维,从学生时代到踏足社会,这种思维一直影响着我。
过去的一年,自己终于开始有意识地改变,不再像以前一样固守那份执拗,开始尝试着坚持努力,挑战困难,直面不想面对的麻烦。这本《终身成长》,详细解析了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一次次直击内心地,令人有种豁然开朗的觉醒。认清固定型思维的本质,理解成长型思维的模式,切实地贯彻执行下去,会走出令自己满意的步伐,到达向往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