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读书
——精豆班第八封家校信
精豆班的大朋友们:
大家好!周一到周五,我的大部分时间和心思都用在咱们的小精豆身上了。那么和朋友们聊天的时间就放在周末。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昨天我们迎来了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从霜降到立冬,是我们北方一年之中气温下降速度最快的时段,冬季的脚步声已经越来越近了!每到换季,也是孩子最容易生病的时候,希望朋友们能照看好孩子,让孩子健健康康的。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这里说的就是两件事必须要做,即运动和读书。上一封信中,我号召大家多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上星期跳绳的孩子就明显增多了,这一点希望能坚持下去。
这封信中,我想再来谈谈读书。尽管在以前的信里也谈到过,但我觉得再多说几次也不多余,因为阅读的确太重要了。上周咱们班的一位朋友微信发来消息,说快期中考试了,想让孩子多做一些学习资料,问买哪一种好。这位朋友的孩子学习在咱们班已经是非常好了,基础知识掌握扎实,所以,我没有给她推荐什么资料卷子,就告诉她,如果可以的话,多带孩子去图书馆,多买一些适合孩子看的好书。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得学生变聪明起来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加大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阅读!
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的聂震宁老师在演讲中介绍过一位老师,她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全区三千多人中遥遥领先,这位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呢?她说,她六年来只带领学生做了两件事,一是读课外读物,二是写日记。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呢?
首先是观念决定行动。
最近我给大家读的书是《犹太人教子枕边书》,犹太人的教育观念更值得大家学习。犹太人只占世界人口的0.2%,却赢得22%的诺贝尔奖,对人类历史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天才,很多都是犹太人,为什么?就因为他们头脑中的观念。犹太人认为:一切都可以被夺走,唯有头脑中的智慧无法被夺走。所以,在犹太民族中,当他们的孩子刚刚懂事时,孩子的母亲就会将蜂蜜滴在书本上,让孩子们去尝一尝书上那一滴蜂蜜的味道。从第一感观和知觉上,让孩子懂得蜂蜜是甜的,书本也是甜的,使人从小就像爱吃蜂蜜一样爱啃书本,在幼小的心灵上打下热爱读书学习的烙印。
同样,俞敏洪的母亲虽然是文盲,但是期望儿子成为一个教书人(观念),从小就不买玩具只买书,读书就可以不用干农活……这些行为相信都在俞敏洪幼小的心灵种下了一颗爱读书的种子。
我也想到了我的父母,他们都是农民,那个年代,家里穷,姊妹多,没念过多少书。他们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他们的思想是那么一致、那么坚定:再苦再难也要让孩子们读书。所以,我们兄弟姐妹从小物质生活再匮乏,但精神食粮却从来不缺。爸爸每次赶集都会给我们买书,从小学一直到初中毕业。
其次,就是亲子阅读。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亲子阅读,是一种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也是家庭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新教育实验,就一直倡导最好的家庭教育应从“亲子共读”开始,亲子共读是用最温暖的方式,最不着痕迹的方法,让孩子掌握“阅读”这种人生最重要的学习武器。让父母与孩子建立起共同的语言密码,成为真正的一家人。
还有,榜样示范作用更有效。
在一次讲座现场,一位观众向易中天教授提问:“怎么才能让我的孩子像你一样爱读书呢?”易教授的回答是:“你像我一样爱读书,你的孩子就能像我一样爱读书。”易中天教授的答案其实就是指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每个孩子来到人世间,他最初的学习方式就是模仿。他看见你在阅读,自然也会跟着阅读;他看见你在玩手机,必然也学会了玩手机……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
小时候,每一年订报季,母亲总会带上我和姐姐步行往返十几里,来到镇上的邮局,为我和姐姐订一份《小学生学习报》,再给她和父亲订一份《陕西农民报》。母亲读报纸,只要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会在第一时间查字典,然后再用笔把读音标上。标上后,还要把我们叫到跟前,让我们也认识认识这个字。现在,我的办公桌、教室里、书房里也都放着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也会马上去查字典。
最好的教法是示范,最好的学法是模仿。你如果希望孩子热爱阅读,就从自己爱读书开始吧。
祝大家生活愉快,事事顺心!
您真诚的朋友:梁娜茹
2020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