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分为三个阶段:涂鸦、模仿、创造
在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处于涂鸦阶段,就是简单地写写日记,记录一下心情和事件,没有章法,也没有打磨润色,就像是记流水账一样,我正是处在这个阶段。不过没关系,慢慢来,持续做,就一定会到达。
模仿阶段就是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家,选择其中的段落,进行有意识的模仿,并积累素材,为下一个阶段做准备。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这句话也许说出了模仿的无奈,只有在足够的模仿后,并尝试合适自己的风格,假以时日才可以达到创造的阶段,独具一格。
今天开始读《共情的力量》这本书,在这本书的序里作者引用了纪伯伦的《泪与笑》。很喜欢,就以这段来尝试一下我的模仿。
“我不想用欢乐将我心中的忧伤换掉,也不愿让我那发自肺腑呛然而下的泪水变成欢笑。我希望我的生活永远是泪与笑……泪表达出我的痛心和悔恨,笑则流露出我对自己的存在感到幸福和欢欣。”
我的模仿:“我不必用忧伤将我心中的空虚填满,更不必让我那发自内心油然而生的感慨变成深沉。我渴望我的生活永远是真与美………真表达出我的本真和善良,美则体现出我对生活的经历感到热爱和喜悦。”
读纪伯伦的文章比较少,印象最深的是《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打算多找些来读读。喜欢读用笔细腻的文章,往往读到触动心弦的句子或段落,会翻过来再看看,有时还要闭上眼睛用心体会一下作者的感受,就好像是感同身受似的。
以前只是读文章或者品感受,从来就没有想过为何作者要这样写,更没有想过如果是我又会怎么写?幸运的是现在参加了这个写作训练营,开拓了思路,激发了读书的动力,相信阅读的快乐体会将越来越多。
小的时候家里没有闲钱买书,平时除了去学校上学,就是在家里有做不完的家务,有时能有几本小人书看看,上初中的时候同学会有少年文艺,或者偶尔有几本小说。从小就很调皮的我,上学喜欢坐在最后,课桌上喜欢堆着厚厚的书本,然后拿个文件夹打开竖着,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就躲在文件夹后面看小说或者杂志,经常被老师抓到罚站。上高中的时候,住校了,晚上就打着手电筒在被子里看,看的最多的是琼瑶小说,一般两三天就能看完一本,再传给下一个早就等着的同学。这样的画面至今都刻在脑海中。
很喜欢听李健唱的《当你老了》这首歌。“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在回忆青春的时候,也一定会想到某一本书某一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