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华人区还是白人区?
多伦多的白人区主要集中在downtown、奥克维尔、奥罗拉、旺市以及新市等地。而华人区则主要在北约克(地理位置相当于北京的二三环)、士嘉堡(北京的二三环)、万锦(北京四环)、列治文(北京的五环)等地。当然,这也不绝对,对于不同的社区,尤其是新一些的社区,族裔比例的变动也是很正常的。
有人认为白人区好,都说英文,交外国朋友,日后融入加拿大主流社会;也有人认为华人区好,注重教育,学习成绩都很好,尤其是在华人圈里日常生活和沟通都相对比较便利。
这些观点都没有错,毕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Lei妈建议各个家庭可以结合自身情况来进行选择。
如果孩子英文好,父母的英文也很好,孩子性格开朗爱交朋友,可以去白人区。白人区外国人多,中国人少,基本都是英文交流,孩子和父母的英文都会很快提高。
白人喜欢联谊,喜欢玩,喜欢聚会,这对父母的要求就比较高,邀请别的小朋友到家里聚会,对父母的英文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甚至烹饪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这些方面都没有障碍,或者非常愿意去学习并尝试去融入白人的文化的话,可以选择白人区,也有比较不错的白人区,例如Oakville,学校都很好。
选择华人区的优势也非常明显,中国人比较多,大家的文化、观念比较相似,包括兴趣爱好、交流都是比较容易的,没有太多挑战。而且华人家长都是非常重视教育的,孩子爱学习,也很聪明,家里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度高。
学习知识方面,比如Lei妈的孩子属于约克教育局,这个区域是华人比较喜欢的,因为中国人多,所以教育局给中国人的支持也是比较多的。比如:
1、ESL对孩子的英文指导也会比较多,一些升学老师会给你讲述一些加拿大教育理念、升学经验等很多方面;
2、英文不太好的家长对于参加家长会不用有任何的担心,教育局会出钱聘请翻译来支持;
3、教育局会支持做中文的督导。
这些都非常方便,也是华人教育区的一个非常好的优势。
租房还是买房?
和国内一样,加拿大也有“学区”的概念,采取就近划片入学的方式,各个学校的招生范围是以街道划个口子,但没有所谓的优先顺位,不像北京,北京是先看有房产的,其次才是租房的。加拿大是真正的租售同权,只要你在这个区域里,不论买房或租房,甚至请朋友家帮忙提供个地址,都是可以的。
所以,对于新移民朋友,Lei妈建议,除非大家很有钱,也有投资的需求,可以立刻买房;而如果是还没考虑好的朋友,或者主要是为孩子教育选择居住地点的,建议可以先租房。
这里的小学、高中数量非常多,教育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分布均匀,因此租房即可,如果离得近,步行就可以上学,非常方便。
Lei妈在北京为了让孩子上名牌学校,每天接送来回40分钟,需要早起,怕堵车,怕迟到,非常辛苦。而现在大儿子步行五分钟就可以到达学校,完全不用接送了。
另外加拿大是租客保护,新移民除了第一年外,后面都可以月付(加拿大租客的权利很牛,所以,一般新移民没有本地的收入和信用,房东不敢轻易出租)。房子出现任何维修维护问题,都可以打电话给房东,房东负责维护,如果房东不负责,可以有正当合理理由拒付房租,并且房东不能随便赶你离开,因此在加拿大租房还是比较合适的。
所以可以考虑先租房一段时间,自己先感受一下,这个学校好不好,这个学区喜不喜欢,这个社区适不适应,等稳定后再考虑买房。
报到
学校选好之后,就是要先到相应的教育局去注册,再去学校报到,以及做一些准备工作。
这里提一下高中的班型,大家可能需要提前了解一下,比如IB,AP班,还有特长生班以及Gift班,这些需要入学前就做好准备。
比如Bayview高中的IB班很出名,Lei妈大儿子当时想上,但当时只是对IB课程有所了解,并没有为入学做准备,所以最后没有进到这个IB班。
为什么呢?因为IB考试是在8年级第一学期,Lei妈一家登陆加拿大时8年级就快要开学了,时间上就没准备好,并且考试的一个必考项就是法语,孩子法语完全是零基础,一听这个也就只能打消上IB课程的想法了。
如果家长对孩子有很明确或很大期望的,一定要提前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
另外还有一些招艺术生的学校,如果孩子高年级,日后也是想往艺术或体育方面的方向发展的,家长也可以提前做这方面的考虑和准备。
关于教育局的注册和报到,这边分很多的教育局,一定要找到学校所对应的教育局,找到其官方网站,发邮件预约测试时间,这个测试不是测试是否可以上学,而更多的是看孩子是否需要上ESL。测试老师会给你一个密封的评估报告,这个评估给到学校老师,这样学校老师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孩子,所以要做一个测试。
当然,对于高年级的孩子,尤其是高中生,如果语言水平差一些的话,一般就只能选择有ESL的学校了(注意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ESL哦)。
周一到周五的上班时间都是可以预约测试的。测试主要是测两方面,一方面是英语,一方面是数学。英语主要是听说读写,分六级,测孩子英语的水平,看是否需要上ESL。一般5-6级是不需要上的,4级是可上可不上,1-3级就必须上。
Lei妈孩子当时是3级水平,日常简单交流没问题,但老师需要用简单的词汇,不能使用复杂的词汇,所以还是需要上ESL。国内的孩子数学没有任何问题,考100以内的加减法。
Lei妈当时也是非常担心孩子的英文,英文一般的话比较难跟上学业,所以提出孩子可否降一年级来读?答案是否定的,加拿大这边认为孩子只要智商没有问题,语言表达等各方面没有严重问题的话,是要严格按照年龄读书的,不能降级。老师说孩子非常优秀,不用担心,没有问题。
实际上孩子3-6个月就可以跟上学校学业的听说节奏,孩子的适应能力和可塑性还是比较强的。
所以,为了缩短孩子的适应期,建议登陆前半年,孩子一定要加强英文,尤其是高年级的孩子,因为这里所有学科都是以英文为基础的。法语的话,因人而异,如果想上IB课程或者要求更高,可以额外补习。
另外,新移民长登孩子上学一定要准备国际疫苗本,需要拿给家庭医生确认,也要告知学校。
还有,新移民可以选择给18岁以下的孩子购买教育基金RESP,是给孩子就读高等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储备,自己存一部分,政府还会补贴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