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2025年的春节,我终于见到了外婆的墓地,在一座二十米左右高的山坡边缘,这座山杂乱无章,道路异常陡峭,但风景还算不错,俯瞰田园风光。
大表姐今年在我家过年,她带儿子从浙江坐火车回的江西,没有开车,我家离外婆家(大表姐的奶奶)二十几公里,交通不便利,年前她便问我能不能让我老公送她去外婆墓地。我说原本我就想去看看的,正好一起。
大表姐即便在老家已没了住处,但每年必回,只为了去看看外婆。
2008年外婆去世,直至2022年春节我才再次去二舅舅家拜年,但没有去看外婆的墓地,二舅舅家无人愿意去,理由是那地方不好找,路难走,而且实在没必要去。我没有坚持下去,因为这么多年都在逃避去外婆家,想相信外婆还在这个世界的那个角落继续好好生活着,并不愿看到现实。
那时外婆家的房子,年老失修,一半无人居住,另一半已被二舅舅拆掉,建了个三层小洋房,围了个小院子。周围邻居的房子也大变样。2022年的外婆家之旅,仿佛去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没看到外婆是如此地合情合理。
大舅舅的二女儿还在舅妈肚子里,大女儿也才两岁左右,他便离开了人世,我不清楚他英年早逝的具体原因,但民间传闻千奇百怪,家里人也不愿提起这件伤心事,每回问起都被简单敷衍,唯一明确是他的烈士身份。
这次我和他大女儿一起去了他的墓地,在外婆的墓地旁边,他们俩安息在一起,也许这正是外婆想要的。而外公墓地在十几米外和他姐姐在一起,我妈说可能外公那边没空地。
大舅妈在大舅舅去世几年后改嫁了,外婆肚子带着两个孙女生活近二十多年,她最疼爱的孙女就是大表姐,大表姐结婚当天,摔跤导致瘫痪在床一年多的外婆去世了,亲戚们都说外婆是知道大表姐有了归宿,才安心离开的。
小时候,二十几公里的路,需要三个多小时颠簸的公共汽车再加走路一小时才能到达,每次下车,我都会因晕车狂吐,但去外婆家依然是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那会因为各种原因,一年最多只会被允许去外婆家一次,但外婆在我心中的份量却重过父母,那是童年最温暖的存在。
每年过年,外婆家的客厅会贴着四个字的红色纸条:童言无忌,整个一年都会完好无损。很小的时候不理解什么意思,问外婆,外婆说:小孩子不懂事,什么话都可以讲,大人不能计较。
而读小学一年级的我,过年时无意说了句“笑死了”,立马获得我妈的一个大耳光,我妈说:大过年说什么死不死的!在我家,压根不存在什么童言无忌。小学初中我身上时常有伤痕,爸妈两人一起的成果,他们经常和我们说: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
在外婆家不论待两三天还是一个月,外婆从不骂人,更不可能打孩子,孩子们太淘气,也就简单教育两句。所以去外婆家总是非常开心的,不会有突如其来的打骂,只有简单的问候,外婆总会问要吃什么,要去玩什么。
外婆说小孩就是要会玩,要活络,读书死记硬背最不可取。外婆是个老顽童,80多岁时还和我们一起打牌下棋,会耍小聪明,漏牌藏牌,被发现就说我们怎么那么机灵,没被发现就说我们打牌技术不行,要多练习。外婆家的几个孩子,学习成绩都非常好,甚至因为太出色,地方电视台专门去采访了两回。
小时候,很不理解,妈妈明明是外婆亲生的,却那么不像。
即便难得回家一趟,两天里就多次听到来自我爸的无理责备,根本无法正常沟通,他总觉得我为这个家里付出不够。记得几年前他和我姐说:**家女儿给爸爸买房买车,还每一月给好多钱,你再看看你,真是白养了。
这么多年,他从未过问我的生活。我私下和大表姐说:以后我还是尽量不回这个家了,实在没必要。她当时什么也没说。
那天离开外婆墓地,回家的路上,大表姐和我说:做父母的就应该对自己的孩子好,人活一辈子,只有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也只有对自己的孩子好,这辈子才能过得好,我奶奶尽全力让我们过得更好,我现在也是这样对自己的儿子,这个真的很重要。
那一刻,我突然知道为什么每每想起外婆,就觉得温暖,因为她对小孩会无限包容和体贴,这种感受在我父母那基本体会不到。
我说:所以外婆离开那么多年,你每年都回,而我几年不回,却一点也不想家,我姐嫁得离得那么近,也努力尽量少和爸妈一起生活。
大表姐说:你妈是我奶奶最唯一的女儿,从小被宠着,按常理她应该要对你们很好。大家都说二舅舅对我们不好,但他对自己孩子很好,现在他们一家人的关系就很好。可能你妈受了点你爸的影响,这几天我专门和你爸聊了,他看起来听进去了,以后应该会改变一些。
我说:他的孩子都已长大,现在改变实在有点太晚,也不指望。只能说我要引以为戒,好好对自己的女儿,让她的童年开心快乐。
今天看到一句话觉得很有意思:爱是常觉亏欠,而不是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