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麻糍咯~

伴着微凉的秋风,第一家朋友麻糍节的邀请应时而来。

麻糍节又称老佛节,是我们老家的汉族传统节日。从农历9月22日到11月初,历时近两个月。每个乡镇村庄麻糍节时间错开,就是说这个月你可以到我家来吃麻糍,下个月我可以到你家来吃麻糍,热热闹闹。

麻糍节起源于当地汉族劳动人民秋收后庆丰收祭拜天地神灵的仪式,已经沿袭了数百年。

按照传统习俗,麻糍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摆酒席,准备祭祀用品,扛着神像游街。

但随着时代变迁,祭祀的过程已简略,但是打麻糍,吃麻糍,热闹聚会的习俗却延续了下来。

老家的麻糍和朝鲜族的打糕虽然原料差不多,但做法不大相同。朝鲜族的打糕是把糯米放在平板上用木槌反复打碎而成。而打麻糍则相对复杂,需两人密切合作才能完成。

这天下午,我就早早来到朋友家,期待尝到第一口香喷喷的麻糍。

麻糍的制作说来也简单,选用上等糯米蒸熟后,再把糯米饭倒进洗干净的石臼里,然后一人用木椿打一下,一人用沾水的手翻一下糯米饭。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糯米饭各处受力均匀,以便使其被椿得又糯又细,提升口感。说起来简单,也需要两个人配合默契,木椿高高举起时,另一人就要快速翻一下糯米饭,手刚离开不久,木椿落下,然后重复这个过程。有些人看着这个表演觉得挺简单,经不住跃跃欲试,一上手才知道被骗啦。使用木椿的人,用的可是实打实的力气,不习惯的人没来几下便有些受不了;翻糯米饭的人,手还得经烫些,刚出笼的糯米饭还冒着丝丝热气呢。一般来说,都是男女搭配,配合默契的搭档,打起麻糍来也是美如画。

待糯米饭椿得成饼状,就可将其从石臼中拿出,然后女主人趁热用手从拇指和食指处将其挤兑成一个个小麻球,放进事先准备好的芝麻糖里一滚,便成了一个个香甜可口的麻糍。这时,食客们只需拿筷子,夹起甜滋滋的麻糍来吃了。女主人捏出小麻糍团的速度跟不上食客吃的速度,似真似假的"争抢",引来一阵阵欢声笑语。

热腾腾的麻糍只是下午点心,接着就要迎接晚上的大餐了。这就是考验女主角厨艺的时候了。有些朋友亲戚多的人家,10来桌的酒菜需要厨艺高超的女主人捯饬出来。

久未见面的亲戚朋友趁着麻糍节,齐聚一堂,觥筹交错,畅快淋漓。

随着人们生活富足,麻糍节更多被赋予亲友聚会的一个由头。是呼朋唤友齐聚一堂的畅快,是亲朋好友互相寒暄的热闹,也是那热腾腾的麻糍入肚的暖心。

随着时代的变化,各种民间传统或式微或消散,也有像麻糍节一般,改变了一点点形式。但这些都不影响人们对每个民间节日寄托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打麻糍咯!""吃麻糍咯!"

无戒365写作训练营  第20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是冬至时令,在冬至这一天,我们家乡家家户户要打麻糍。 麻糍的工序很繁琐。首先要把糯米浸上一夜,在第二天蒸成热气...
    夜莺方方阅读 514评论 0 4
  • 每个人都有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次,也会经历过很多很多的第一次,当我们第一次降临世间第一次看这世界的一切开始我们就开始了...
    张拾九阅读 457评论 0 0
  • 小作怡情,大作伤身。 一个人可以作,但作过头,就是作死。 不知何时开始,好像生活中很多糟心的事情,都可以用“作死”...
    咸极咸阅读 215评论 1 1
  • 我疲惫的身体 开满了孤独的荒芜 不是夜太静 是因为你执意地离开 勉强自己去适应没有你的生活 还是习惯不了没有你的生...
    会疼这思念阅读 241评论 0 2
  • 真不知道他们父子是不是前生的仇人,狭小的厨房也能传来两人激烈的争吵,她摇摇头走过去。 儿子放假了,有时候让他做些简...
    掬手留香阅读 221评论 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