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节日,没有之一。
时光回退30多年前,
在我们生活的那个小城,文艺生活实在匮乏。
但城南三大兵工厂的元宵灯会,绝对是一年一度的高光时刻。
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
我们一家人早早吃完元宵、放完鞭炮,
爸爸妈妈会冒着寒风骑车半个多小时,
载着我和姐姐去看灯会。
灯会上会展出二三十个大型花灯,有的以艺术性取胜,有的以科技感吸睛,
名著典故、生肖故事,
看的人流连忘返。
听说各个车间每年提前很久就开始制作,
憋足了劲儿力争做出艳压群雄的那一个。
除了看花灯,还能猜灯谜,
绞尽脑汁后的灵光乍现,
揭下谜语纸条兑奖的心跳加速,
拿到奖品的那种兴奋感能让人回味很多年。
除了饱眼福还能饱口福,糖葫芦、羊肉串、棉花糖……
精神和物质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虽然每次看完回来得写作文,还要带着马上开学的失落感和不适感,狂补寒假作业。
小时候的我们被元宵节满满的仪式感和幸福感滋养了很多年。
受疫情的影响,
连续两年的元宵节大家都只能宅家过了。
为了让这个美好的节日有些仪式感,
我决定在家给孩子办一个猜谜会。
产生这个念头距离晚上回家还有不到6个小时,
先是迅速微信邀请了两个住的很近的同学家长,
中午利用午休时间找了一些适合1年级小朋友的谜语。
大多是字谜,也有物谜,还加了两个英语的谜题,
一共制作了11个谜语红包。
晚上回到家把谜语红包挂了起来,
颇有一点节日的气氛。
晚上8点多,小朋友陆续来到家,
大家看到挂着的红包谜语都很惊喜,
每个人从红包里取出1个谜语,读出谜题
然后三个小朋友一起开启脑力激荡。
看着小朋友绞尽脑汁思考的过程,
实在太有意思了。
三个孩子通力合作,
11个谜语不到半个小时就全部猜出。
剩下的时间,孩子们又一起唱歌、一起画画、玩捉迷藏
两个小时的元宵欢聚实在玩的太开心了。
最后孩子们还给娃爸一起庆祝了生日,
我和孩子们已经开始期待明年的元宵猜谜会了。
可以改进的地方:
1.下次可以把猜谜和寻宝活动设计在一起。
取谜语时,可以让孩子们石头剪刀布,赢的人可以去取一个谜题,然后读给大家听。
猜谜时可以一起猜,最先猜出答案的人可以拿到一个线索,所有的线索最终指向一个任务或者一个宝物。
2.家里地方太小了,下次聚会提前准备好桌游,小朋友们一起玩肯定也会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