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是最不吝啬自己的芬芳的!一天里有几个时辰,几个时辰就都有它的芳香。清晨是淡雅,你无意经过它们的时候,若有若无的气息氲聞在你鼻息之间,沁人心脾。正午最是馥郁,挟裹着阳光的炽热扑面而来,忽而让人沉醉。傍晚时分的丁香清幽宁静,仿佛还洞悉人心,不管白日里有多少负累,瞬间被治愈,走出老远,仍觉得跟了一路,便都是喜欢。
那天听好友说,植物园的梨花都谢了,呼啦啦的风吹过,千树万树的梨花犹如雪花飞舞,洋洋洒洒的落在铺满青草的地上,像是一只只展翅欲飞的蝴蝶,更落在人们的心间,映衬着远处的皑皑雪山,近处的春光洌漾到有几分不真实。只是雪花生性孤傲,不喜与人亲近,终究也是一场梦,总不及园子里的梨花那般真切,让人亲近。倘若遇到风,佳人临立,那又是不期而遇的一场梨花雨,竟都挪不开脚步,屏声静气站在花树下,仿佛是在独享那些花儿说给春天的绵绵情话,也是人和自然最契合的遇见,宛若重逢。
时至五月,春忽而就深了,花也荼蘼了,却不惆怅,总觉得好时光正在来时的路上呢,白马嗒嗒,繁花似锦,定当一一诉说。又必须到了暮春,枯草尽去,云天相连,草木葳蕤,而有最美的晚霞与朝暮,还有雪山掩映的城市,田野,才有真正的青山绿野的出现,天地为之恍然一新,仿若初见。青绿是山川的底色,满山遍野的杜鹃也都快要开了。山脚下,公路两旁,都是翠绿的田野,翠绿的庄稼,一畦畦,一簇簇,一窝窝,房前屋后栽着各色的花儿,白的胜雪,红的似晚霞,紫的却像回忆,仿若缤纷的初夏。近处春水洌曳,倒影着城市,城市忽远忽近,安放着人们的悲欢,总是一半烟火,一半诗意,让人贪念。一年好景,莫过于此时,而自然对人的恩宠,也以此时最为深厚了。
多么好的一段话啊!许多时候,人们对草木,山川会给予无来由的信任,于是,又总是在某个脆弱和迷茫的时候,甘愿把自己交付与山川与草木,一路颠簸,臣服在山脚下,匍匐向前,拿山里不羁的风,洒脱的雨,无碍的空气,神秘的青苔,茂密的植物………与自己对话,它们俨然是有这样的能力,更有无来由的包容,置身与它们之间,你只会感叹自己的渺小,那一刻的自己会有由衷的感动,那些个纠缠在心里的困惑,迷茫瞬间被放逐,又仿佛都有了答案,心悦诚服着被接纳,被感化,愿意去相信,更愿意去面对,赤诚良善,一如从前。所以,许多时候草木对人们的意义远甚于其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许多时候草木充当了节令的信使,是四季更迭交替的象征,更是提醒,它沉潜在人们的生活中,酝酿着四季的繁荣与凋零,随花开与花谢,从而赐予人们一场场的欢喜与安静,我们的生活因此丰富而充满期待。即便波澜不惊,那其实也是另一种恩宠,我们的生命因此而有温度和痛痒,更是成长和收获。它们以颜色的渐变,层次之繁复完成了人们对四季的所有猜想,再辅以自然界的声音,四季竟愈发生动,鲜活无比。
山涧的风最早拂过沉睡的河流,冰雪消融,而有萌动的春意,于是春最早是由哗哗哗的春水渲染而成的,再由轰隆隆的春雷惊醒,天地醒了,迎来最美的春分,谷雨,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小楼一夜听春雨 明朝深巷买杏花”,“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走在春天里,读着这些优美的句子,竟分不清自己是先喜欢“草长莺飞”还是更喜欢“春夜喜雨”。总之,春光如沐,处处都留伏笔,只为初夏。
冗长的午后,街道寂寂,时光恍然被拉长,花香和着草香沐浴在浓郁的阳光下,仿佛是置身在远古的森林,空气里流淌着神秘而慵懒的倦意,想就此迷失自己,而有片刻的遁世之感。回来之后,月色交融与繁星,蛙声和着麦子拔节的声音,穿透了时间的罅隙。站在老屋长长的廊下,穿堂而过的风扑面而来,丁香簌簌落下,拂过你裸露的手臂,一地清凉,似水流年的感觉油然而生,是记忆中盛夏的味道,更是岁月的回声。
又在一个傍晚,你从长睡中恍然醒来,周围静寂无声,你躺在哪里,恍惚是在哪里?扭过头去,看窗外的梧桐葳蕤茂盛,枝叶修长又曼妙,树影斑驳,倒影在洁白的墙上犹如一幅幅仕女图,日头有些西斜,沉郁着搁在窗台上,照射在旁边开满花的夹竹桃上,夹竹桃的花挂满枝叶,却要开始凋落了,一颗,一串串,一捧捧,平日里的嫣红在此刻也竟有一丝丝的褪色,很温存,也很平静,像回忆,却仿佛又恪守着时间的某种秩序,不怨忿,更不迟疑,簌簌落下,映着晚霞。突然听到知了的叫声,一声连着一声,一声又追着一声,聒臊而忠诚的把日子滑入另一个季节。你站在槐树下,听得树叶哗哗作响,一枚树叶飘然落下,留下美丽的弧线,忽而有些许的凉意,不由得把胳膊伸了回去,抬头仰望,天竟愈发高了,掩映在树影之中有些缥缈,秋天来了。
日子突然短了,夜悠长又漆黑,泼墨一般,天地突然静了下来,虫声远了,仿佛得着某种指令,偃旗息鼓一般竟没有丝毫声息,寒意更深了,浸着日子沉甸甸的。草木蜷缩在一起蛰伏在深重的寒意里,虔诚而充满期待,仿佛守着它们最深沉的秘密,只待明年春来。芦花浅水覆盖在冰下,褐色的树干依然遒劲,那是它的风骨,更是冬的颜色。青绿色的山野早已换了颜色,那是大地的母色,枯草离离,昭示着生命的枯荣与盛衰,这是冬,冬仿佛不屑与各种声音为伍,多数时候只是沉默,偶有北风吹过,那也是在告诉人们一年里最冷的时候来到了,捱过这段日子,美好的春天就一定不远了。可是,冬又仿佛只钟情于一种声音,如同平生只会表达一种情感,那是雪落下的声音。雪压枝头,瑞雪丰年是多数人的欢喜,柴门犬吠,风雪夜归却是少数人的慰籍,雪花轻盈的欢快貌似无声,实则有声,它用看见的方式缓缓打开自然间的密码,倾诉给人们,生命本是一条缓缓流淌的河流,无所谓得意也无所谓失意,无非就是慢慢受锤的过程。生活更如慢慢织就的七彩锦缎,愈是华美绚烂,愈是容易凋零,恰如世间的一切执念终是幻象,唯有恪守与知足,守恒和遵循才能引来人生的壮阔与长远,更是生而为人的本分与体面。一如眼前的紫丁香,绚烂过后已有些零落,可是仍有怡人的芳香在此刻的晚霞里让人格外想念,春原来也是用来怀念的。
从没有一个假期像今年的五一让人望眼欲穿的了。一如人们所说,这个春天真的有点颓,更有魔幻和荒诞。疫情反复,大有死灰复燃之势,人们在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一夜之间,魔都失去了魔性,犹如孤岛被搁置在奔腾不息的黄埔江边,原来的十里洋场成了万人空巷。一天,两天,一个月……那天看到两幅图片,内容是位于上海闹市区的一处寻常巷陌,封控前与封控后的不同模样,看完让人心头一热,由不得感叹意外与无常竟也是生活的常态,全由不得人们做主。封控前的小巷正是初春的模样,风轻云淡,草芽刚怒出细细的嫩尖儿,在枯黄的草丛里探头探脑,高大的梧桐树枝叶稀疏,有些寂寞,可是弄堂里人来人往,充斥着市井的繁华与喧嚣,满满烟火气。另一张是封控多日后的照片,草木葳蕤,梧桐早已枝繁叶茂,可着劲的抽着条儿,长着枝叶,严严的挡住炽烈的阳光,在暮春的阳光下涌动着生生不息的渴望,让人心生热爱。只是树下空无一人,巷陌深深,不见人们的身影,更别说温言软语,家长里短了,真有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的意味。近处的我们何尝不是?浑浑噩噩久了,以为一生也竟这般轻松?殊不知命运早在暗地里替我们标好价码而成因果,前半生的愚钝终就得用后半生的彻悟来偿还,来弥补。所幸,心却安稳了。
三年疫情改变了太多,国家是,个人更是。太多意外也顿悟太多,国家好,大家才好。国外战火纷飞,生灵涂炭,愈发明白“覆巢之下 安有完卵”的深刻。这是最好的时代,可是我们这代人无疑又在经历最动荡不安的岁月,更是冲击。少了上一代人的清怀和笃定,多了下一代人的纠结与沉重,活在夹缝中,习惯权衡,唯有领受。在疫情和意外面前,生命渺小多如微尘,全不堪一击。之前,我们习惯了城市的美丽与秩序,晨昏有序,四时有时,清晨有告别,日落有相拥,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常态,会是永远,可是,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平凡和简单,夜以继日的繁华,习以为常的陪伴才仿佛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存在,一声再见,一句安好竟可以承载一个人美好又完满的一生,而不是支离破碎,伤痛。疫情之前,生活多是依次往复,更是按部就班,于是,有厌倦,向往远方,以为最好的生活一定是风起云涌般的精彩,是烈火油烹的热闹,更是诗和远方。可是,目睹了这三年疫情,以及从天而降的灾难,豁然顿悟最好的状态也仅是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安顿好身心。家人闲坐,炉火可亲,仍是我们最朴素的情感,更是爱与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