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的需要,每年都会安排几次出国商务考察。在国外,除了感受到异域的风土人情,白云蓝天,也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细节,这次就谈谈几个关于交通的细节。
1.过马路
在国外大家经常开玩笑说分辨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怎么过马路。这次倒不是谈“中国式过马路”,因为很多到国外的中国人都还是很遵守红绿灯规则的。而是谈谈过马路时面对急驰而来的汽车反应。过马路大摇大摆,谈笑风生过去的,基本都是当地人。犹犹豫豫,提心吊胆的,四处张望的,基本都是刚到国外的中国人。相必原因大家都很清楚,国内车子看到人想过马路,总是一脚油门冲过来,抢在行人面前开过去,而不是像欧美国家一样主动停车。行人和车辆都遵守规则,各行其事,过马路就少了一份忐忑和纠结。现在国内有些城市也在号召车辆礼让行人,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家都能做到行车礼让行人,行人按照信号灯通行。让过马路变得不那么提心吊胆。
2.安全带
这次去德国拜访客户,当地德国合作伙伴开车接送我们一起去拜访客户, 客户Thomas,身材高大,开着整洁干净的奥迪车来接我们。热情寒暄后,上车,就要出发时,Thomas一直没有开车,提醒坐在后座的同事系好安全带,才开车。其实,当时我们是在德国一个和比利时靠近的边境小镇,没有摄像头和警察,但Thomas说这是德国的规定。反观国内,后排乘客几乎不系安全带,甚至有的前排驾驶位,驾驶员特意从淘宝上购买所谓安全扣扣或者T恤上印刷一个安全带的样子,来避免使用安全带。如果德国人看到中国人这些所谓的聪明的点子,肯定是“醉了”。
(比利时德国边境小镇,客户接上我们)
行驶途中,Thomas 也是严格按照道路上提示行驶。看到到了路上的限速提示,总是自觉减速,即使前后左右没有什么车。当然,开到德国没有限速的道路上,Thomas也是一路狂奔。欧洲道路相对国内道路狭窄得多,第一车道和第二车道相隔很近,坐在车子上的我有时候也很担心,第二车道车子会像国内车子一样,不打方向灯,一把打过来,我们在第一车道,行驶的速度又很快,到时候肯定会发生交通事故。幸运的是,这种情况在德国基本不会发生,因为大家各行其道,所以通过效率更高,速度也更容易上去。起伏的山路上,对向车道遇到了一个卡车汽车抛锚,车子也堵了几公里,当天正好是中秋节,我们还开玩笑的说,看到了熟悉的"中秋堵"。蜿蜒几公里的堵车长龙,大家都很耐心等待救援车辆,应急车道没人占用。如果国内,估计又要堵成一锅粥,救援车辆也进不去,直接导致更长的拥堵时间。
遭遇,“中秋堵”
3.出租车
13号飞往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拜访客户。
(西班牙的云)
因为是周末,不想打搅合作伙伴休息时间,没有让客户来接我们,出了机场就自行打的去酒店。轮到我们上出租车,司机主动帮我们提行李,上了出租车,告诉了司机酒店地址,司机调好空调和音乐,就安安静静开车出发了。很快到达酒店,一共30欧,没有担心的绕路,漫天要价或拒载问题,虽然我们是第一次来的外国人,一切就这么简单。欧洲之行结束后,飞回上海,浦东机场出关后,也要打的去虹桥火车站。出租车师傅在车上一直没有下车,我们几个调整来调整去,才把行李装进去。去火车站路上,司机问我们走中环还是外环,我们南京人,对上海不熟,司机说差别不大,外环堵车,中环好走,稍微远了,但远不多,那就选择中环吧,到了火车站,车计价250多元,我知道司机肯定绕路了,因为一般也就220元左右。和司机讨价还价,最后收了240元。虽然,宰的不多,却影响心情,一个简单打的,却存在着这么多套路。
(国内出租车上,天不错,但心情却不一样)
有时候我们中国人就是善于把简单事情搞得很复杂。可能是我们国人太聪明了吧。因为爱之深,才责之切,希望以后,有更多中国人遵守规则,让事情变得简单些,简简单单地做事和简简单单地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