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神灵在左,脚跟朝右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自以为知晓了许多,但实际上,我们所知仍如河伯之于大海般微不足道。董宇辉曾放言,若他能卖出150万本《额尔古纳河右岸》,他定要将此事镌刻在自己的墓碑上。那么,《额尔古纳河右岸》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这是一部描绘大兴安岭原始丛林中最后游猎民族——鄂温克族的生存史。书中以一个氏族的百年的变迁为主线,讲述了这个氏族对神秘萨满文化的虔诚与敬仰,氏族男女间的爱恨纠葛,以及苍凉悲壮的死亡与无尽的爱与温暖。小说以鄂温克族的最后一位年届九旬的女酋长玛丽亚·索的口吻,叙述了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与衰落,用一个家族整整五代人的故事,写尽了生命中的苦难与绝境、爱与希望。

这个氏族生活在额尔古纳河的右岸,他们的乌力楞有十几口人。他们的父亲林克是打猎高手,母亲达玛拉则是全乌力楞中最能干的女人。他们的族长是尼都萨满,一个拥有神奇力量的萨满。他们的姑姑依芙琳则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她讲述的传说、家族恩怨、人间爱恨情仇都深深影响着这个氏族。


这个氏族有着古老的驯鹿文化,他们视驯鹿为神赐之物,没有它们,就没有他们。驯鹿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帮助氏族穿越山林沼泽,负载重物,还为他们提供各种珍贵的药材。他们崇敬火神,营地的火从未熄灭过,象征着光明和温暖。

书中还描述了神秘的萨满文化。每当有人或驯鹿生病,他们都会去找萨满跳神祛病。然而,一次瘟疫的爆发却给这个氏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许多人因此丧生,仅剩的驯鹿也无法繁殖。他们的父亲为了生存,不得不前往阿巴河畔换取驯鹿,却在途中遭遇雷电击中离世。

在这个氏族中,还有训鹰的文化。达西因狼咬断了腿而变得消沉,直到一只猎鹰的到来改变了他。他用猎鹰报仇后,和猎鹰一同在饿狼的袭击下丧生。

此外,《额尔古纳河右岸》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个氏族的日常生活、饮食男女和生老病死。这是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万物有灵的世界,自然万物被赋予了灵性,拥有了和人一样的生命尊严。这种与自然平等的友善、达观态度对于我们处理人与自然、现代文明与前代文明以及人与人自身的关系都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额尔古纳河右岸》就像一幅深邃的油画,缓缓展开了一个游猎民族的生动画卷。它以沉静、深情的笔触描绘了鄂温克族在广袤的大兴安岭中的生活和变迁。这部作品是对一个时代、一个文化的深情挽歌,是对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的深沉思考。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们得以窥见一个几乎被遗忘的世界,同时也反思我们与自然、文明的关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