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到朋友电话,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息,问我先听哪个。本着趋利避害的本性,我选择了先听“好“消息,朋友平静的说,她离职了。
我没有惊讶,以我对她的了解,她不离职才会让我觉得我惊讶。
紧接着的“坏消息“就是领导不审批她的离职流程,如果你认为是想让她拿了年终奖再走,那你就太高尚了,不批流程只是怕影响领导个人的组织绩效考评。朋友找相关人员打听,均回复不会影响,但是领导仍个不信。
听的出来,朋友的语气比刚才好消息时还要平静,云淡风轻到仿佛说的事情与她本人无关。
我想,人要是失望到极点,应该是心中沟壑万千,表面平淡如水吧,为这个企业服务了3年9个月,这类事情见怪不怪,除了平静,或许也没有言语可以表达了。
朋友说她是两个月前提出离职的,现任领导与其谈了将近三个小时,从“哪儿跌倒到哪儿爬起来”到“女人也要有自己的事业“再到”孩子多大了“之类的闲聊,最终同意了她的离职申请,并安排了工作交接人员,工作交接的很顺利,朋友尽心尽责做好手头上的事情并列出了明确的交接报告。
一个月前的工作交接已经完成,离职流程也按规定时间提起,但是领导迟迟不批,打电话不接听,发微信不回复,人也不在办公室,扔下朋友傻乎乎的坐在工位上无所事事。而这边朋友的下一家单位正在进行组织架构及业务重组,急等她过去,但是却因为流程没结束,拿不到离职证明不能如期入职。
朋友跟我讲过她在这家公司工作的故事,从入职第二天老前辈告诉她”外招的人存活率很低“到总部领导初次见面时的”眉毛一挑“那句”你最大的缺点就是“外招的又没在大区和总部待过”都让朋友感觉到老前辈的“语重心长,颇有深意”。
外招过来和没有在这些地方待过,是朋友在这个公司的短板,但却不是朋友的短板,人们总是以自己的眼光去评判别人的过去,即使这些过去既成事实,即便是弥补,也需要从这一刻开始,但是仍然是身后带着的“名牌“,即便自己主动去撕掉,也撕不去别人脑海中的印象。
整整一年半的时间,因为项目停工,朋友每天做些复制粘贴的活计,,直到半年前,猎头开始联系她,她才准备离开这这里,另觅他处。
朋友的工作经历让她很快找到了心仪的公司与岗位,就发生了以上的故事。
记得一篇文章里说,离职能看出一个员工的职业素养,那是不是也能看出一个领导的胸怀,是不是也能看出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
对一个企业的评价最有发言权的是前员工,为此,宝洁等许多大型公司还专门建立了“前员工交流群“来做定期不定期的沟通,公司还给这些人开通了产品试用的白名单。有些还会定期发给前员工一些福利,让他们开心的为前东家提供各行各业的市场动向。人都是相互的,你尊重她,她自然就是尊重你。而尊重恰好就像是空气,一旦不存在,任谁都能马上感觉出来。
而有的公司,有的人,就是不懂。
朋友电话里的语气,让我悬着的心安定了许多,即便遇到一个如此的女上司,即便她这一年多做的工作只是复制粘贴,她也是微笑着面对工作和生活。
朋友说,人总是有在谷底的时候,总有那么一段路必须自己咬牙走完,别人帮你那是天大的情分,不帮那也是本分,我们不能去做要求。也不能要求别人都和我们一样,做事光明磊落,要言之有信,不能出尔反尔之类的。。。。。。话没说完,我们在电话的两端就笑做一团,这些话里有许多层的意思,或许只有经历过才懂得其中的滋味吧。
我只跟朋友说了一句话:来日方长,圈子很小,我们,只需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