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意思是: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满脸装着讨人喜欢的面色,这样的人具有的“仁德”也很少了。说得再直白些:就是拍马屁的人具有的“仁德”就很少了。
的确,拍马屁的人,不受太多的人喜欢,可是,往往有时候领导就喜欢拍马屁的人,往往就是那些拍马屁的人比较容易高升。
在《论语》中,还有一句和这个意思差不多——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这里前半句和前面说的“巧言令色”之句意思差不多,就是多了一个“足恭”,足恭是什么意思呢?足恭:十足地恭敬,甚至过分卑恭。不过,这里又举了左丘明的例子来说明一下。左丘明,鲁国人,相传是他著《左传》。但是,这点,在历史上是有争议的,不在这里深究了。不过,倒是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左丘明不会是比孔子所在时代晚的人,最起码是同时代的人,要不然,孔子怎么知道有这个人呢?
好,我们再来看,当今的我们到底该怎么对待“巧言令色”呢?我觉得,能够在这个社会上,靠着“巧言令色”生活的很好的人,是大有人在的,不应该以之为耻。比如销售行业的人员,如果你不会“巧言令色”,那估计你的业绩也不会怎么样好。“巧言令色”,不是说教人要撒谎,是指“说讨人喜欢的话,装出讨人喜欢的面色”,谁不喜欢听好听的话?说不喜欢看好脸色?这正是与人打交道的第一道学问,你见到别人,把年龄往小里说总不是坏事。何况,“巧言令色”的人,不见得就没有“仁德”啊。这个是不成逻辑的。
不过,话说回来,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巧言令色”的,有些人性格就是直来直去,有什么说什么;而有些人呢,就根本不怎么会与人打交道,一和陌生人说话,就脸红,就更不用谈“巧言令色”了,难道这些人都是有“仁德”的吗?我看不见得。而一般“巧言令色”的人,都是阅人无数的,知道遇见什么样的人该说什么样的话,装出什么样子来。正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耿直,是一个人的性格。但是,现在这个社会,要学会伸屈,要学会“巧言令色”,这样,才能在这个社会上游刃有余。
综上所述,能“巧言令色”更好;若不能学之,也要学着通过其他的方式学会善与人打交道,这和“仁德”没有直接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