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听了cici在演讲群里的分享,很有感触。顺手写了文案。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他带着大女儿去福州,一路的动车,孩子都在看 窗边的小豆豆。
孩子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不打扰大人,也没有觉得无聊。这是我们教育成功的最好例证。
而且在回来的路上,孩子还跟他聊了说。妈妈你去上课,学习那么久,一定很累吧。这说明孩子非常会体贴和感受大人的疾苦和情绪。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儿子,在我每次问他你中午在学校吃的好吗?舒服吗?你吃得饱吗?他就会问我妈妈你们中午吃什么了,他会非常关心我,吃的好不好吃的舒服不舒服。
在平时吃东西的时候,他也都会照顾到我,从来不会独吃东西。
学校有什么活动,需要贴什么表格?他都会自己第一时间处理好,不用我操心和反复提醒。
别人小孩早晨起来磨磨蹭蹭不起床,等情况在我的儿子身上从来没有出现过。
我早晨起来给他揉捏耳朵,按摩手脚之后唤醒他,他会非常平静和喜悦的起来。然后去整理他的衣服,书包,很快就会自己出门。
他把时间总是把握的非常的好,从来不用我操心他会迟到,老师也没有反映过他迟到的情况。
相反,每一科的老师都会反馈说,孩子上课集中注意力,听课的效率非常的高。
他不是最用功最勤奋的孩子,但是他能够很好的学好每一科文化知识,同时还能够有时间自己去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打篮球并且玩篮球游戏,关注时事新闻。
他也很善于交际,到现在为止和小学同学还保持很密切的联系和交往,像今天他就安排了和小学同学的聚会。
这些都源于我对他的尊重,我对他的放手。我对他的完全的全然的信任。
我完全相信孩子都是天使。他是来拯救和引领父母向更优更高更好的自己去追求,去发展,去扩充。
父母有责任去不断的提高自己,不断的优化自己,去跟上孩子的脚步,让孩子以你为荣。
我特别相信孩子就是一块海绵,他有无限的吸收能力。越小的孩子,他的吸收能力越强。越小的孩子表现能力就越弱,但是这个时候他是无条件的吸收的。
成功父母修炼术。就是不断的修炼自己,让自己有美好的人格,美好的性格。美好的道德品质。成为一个高质量的人。
最近侄子高考结束,636分,已经远远超过很多985大学一本的录取线,他报考了中南大学。都落地了之后。一身轻松。准备和三个考的都特别好的同学一起要到日本旅游。
我和侄子聊起来,他学过一段时间日语,会话没问题,我想让儿子能够受到他们好的学习精神带动。
我跟儿子说让他一起去,跟着即将步入大学优秀的哥哥们去日本自由行玩一趟。
儿子说不去,其实我是特别想让他去,但是,我只是聊起说日本有哪些著名的作家,地理位置是怎样的,国民素质如何,想让他更多的去了解日本。
然后再确定去与不去。值得亲自去感受去探求,去洞见他们的历史文化精神。
教育的三大法宝:认可,尊重,看见。每个人都是迫切需要被认可的,所以认可是人的精神层面第一需求是。
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说,尊重已经上升到一个很高级的层次了,所以说我们尊重他人,尊重自我,尊重孩子。就是一种。是一种最好的相处模式。我们要经常能看到孩子的情绪背后。能够帮助不会表达的孩子去表达出他想表达的意愿从从而引导和疏导,他发泄情绪。帮助他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以及行为。他讲到了自己两岁孩子的忽然把玩具撒了满地。先生想去质问,他按住了。然后走到孩子面前。帮助他梳理情绪,你是不想玩这些玩具了是吗?你想把他们请走对吗?那我们把它放在一边就好了,那如果撒这么一地,是不是不应该这样做?那妈妈不想带你的,把你送到姥姥家,这样处理好吗?
三大工具:拥抱,欣赏,暗示。
和孩子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我们要和孩子抱着孩子并且说: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非常有效果,能够平复自己的内心,保持理性的头脑,感受孩子,看清自己。
对于大些的孩子来说,他已经不让你拥抱了,那怎么办呢?那我们要自我拥抱。
欣赏孩子的优点,欣赏孩子行为。欣赏孩子成绩背后的那个努力和好的行为习惯。假如他有什么缺点,过失行为,我们倒可以采用一个写出自己100个优点的惩罚方法。
每个人难免会有不自信的时候,当孩子说出我不会的时候,你要说你会你会,你只是暂时不会,我们相信重复的力量。
她讲到了,有一对夫妇,男的是硕士,女的是大学本科,这样的高学历人士教育孩子上也会出现误区,小学之前孩子各方面都表现很好,也提前学习了文字和拼音,提前会阅读,但是上小学三年级突然厌学。其实这个是不源于他提前开发,而是的父母的感知孩子的能力不够,给到孩子的即使引导不够。孩子在学习中感知到难度,其实是源于大人对他的期望太高。语言是一把双刃剑,在与孩子交流中。你不知道哪一句话,伤害到了孩子,不够尊重孩子。没有看到孩子的优点,并且并且及时放大优点。没有及时的认可。
人类是渴望拥抱的,但是在我们传统的中国文化里面是没有拥抱这一说的,但是那时候的孩子并没有感觉到缺失爱。主要是现在的父母本身自己一种灵魂与身体的分离,给孩子一种不安全的。今天的父母,总是感觉到自己缺少的东西太多了,拼命的去成长自己。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内心是处在一种焦虑不安挣扎。有意无意,有形无形的会影响到孩子。
孩子是很敏感的,所以我们更多的是要先调整自己,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要安心安定,要全身心的陪伴孩子。住在当下,关注到孩子和自己的幸福。
两大雷区:不要和要。不比和比。
把不要变成要,不要跟别人比。
例如,我们不要孩子这样子,不要孩子那样子的时候,“不要”是不是可以换成“要”,让孩子明白这样做会有什么样后果,这样做会有什么坏处,这样做会造成什么样不好的结果,让孩子自己明白,自己做出选择。假使孩子玩手机,那么我们应该告诉孩子手机只是一个工具,我们不能被他控制,而要使用它,为我们带来方便,给我们带来便捷。
我们不拿自己的孩子,去跟别的孩子去比较,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去跟那些优秀的人去比较,如果要比呢,孩子的今天与昨天比,孩子这一次做的事情与上一次做比较,当孩子这种前后行为进行对比的时候,就会让孩子找到自信,找到自己与自己的对比,从而孩子自己就有渴求好的愿望。
巨婴思考:
不要把孩子养育成巨婴,什么都包办代替。剪断孩子的翅膀,让孩子飞翔,是很残忍的。
让孩子负起责任来,让孩子养成勤劳的勤奋的思考和行为习惯。例如:整理书包,帮助妈妈打扫卫生,照顾宠物,做简单饭菜。总之,应该训练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
其实我想说。再多的方法,都不如心法。我们都要看到孩子感受到孩子。真正的用心陪伴他。这是我们要不断训练的。
引发群里思考:
@育儿达人林爱燕 爱燕您好!刚刚爬楼听课您的演讲,真的太棒了!对于我犹如当头一棒,真的很幸运还能听到这些!
我们之前有很多共同的经历,我也在上海做了很多年培训机构,接触过很多的家庭和孩子,好奇为什么不同家庭孩子养的如此不同,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为了寻找答案学习很多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今天你所讲到的。
我的小朋友今年刚满6岁,在过去我注重培养他独立思考能力,尊重他,欣赏他,也会使用很多小技巧去更好地培养他,孩子很多的表现让我们惊喜又感动,为了带好他我停止工作2年,等到他大一点再返回工作,如饥似渴,拼命想把这两年丢失的工作时间补回来,却又忽视了他,因为培训机构忙起来时间颠倒,而且真的很忙!
现在一转眼孩子快读一年级了,明显感受到自己的矛盾和焦虑。
思考原因:
1.过去忙于工作,孩子在身边,对于孩子妈妈是隐形的,因为我们的时间颠倒的。记得有次去厦门出差三个月,孩子后来说不记得妈妈长什么样了,缺失的时间让我失去了观察孩子成长的模样,对他的了解有时甚至有点陌生,他明显跟爸爸感情好得多。
2.原生家庭很多观念影响与我现在的育儿之间经常有冲突,我希望我的孩子未来是一个独立自由,内心丰盈的人,但现实却不断提醒我们,孩子要优秀,优秀的孩子才有很多机会,孩子身处在一个聚集中国知识精英父母的幼儿园,这里面有名校老师,教授,千青,华为首席工程师等。作为父母,争强好胜的我其实挺自卑的,虽然我的孩子在幼儿园老师评价很不错,如何把握让孩子自由生长和在同龄孩子之间保持优势,也是接下来考验我的问题。
群里有很多智慧父母,也希望借此机会一起探讨育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