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从长沙南站上车,高铁的空调味和公司的类似,就是公司里不用戴口罩。裤兜里的耳机和手机在出酒店前就充满了电,以备长路漫漫。这次买的座号是靠过道,但其实每次我都非常想坐靠窗,因为高铁上的那扇玻璃窗可比电影院里的3d银幕强上不止一个维度,事实的确也如此,因为高铁窗的视角可以直通宇宙,而电影院里的银幕背后却是墙,这大概是我喜欢做靠窗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在这张玻璃里面拍了无数张好看的照片。
记得第一次乘坐飞机是去海南的时候,而且是在大学毕业之后,那是人生第一次离开地面这么远。第一次难免是深刻的,飞机引擎的轰鸣声、起飞离地时的重力落差感、空姐语音播报的电子尾音,无不让自己的大脑神经放电分泌出各种提神的多巴胺。而我最期待的是穿越云层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因为我清楚,飞机的这扇窗比高铁那扇窗的内容更加奇妙,也更难得,虽然我知道这只是某一类人眼里的一个移动交通工具,或许有的人一上飞机带着眼罩和耳机就入睡,但是这样对自己来讲那两小时真的太浪费了,这可是窗子的最高配,也是风景的最高配呐,宇航员看到的也不过如此吧,当然,除了那些登月的和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因为他们可以看到地球的外轮廓,但这确实是普通人一次成本最低也是最接近太阳的一次体验,毕竟第一次看到那矮矮白云在自己脚底下面的奇妙体验,齐天大圣看到的差不多也是这个视角吧,我靠着窗子凝望。
那云上日出的渐变紫,还有平时自己在ps里才能拉出来的渐变蓝与白,超全息进入我的瞳孔,盯久了的确会有些刺眼和晕眩,但不甘心眼睛四处望目,扫描着会不会就真的会看到外星飞船,哪怕白云远处出现一点点异样的黑点。显然这种都市传说不会发生在第一次坐飞机的我的身上,但我还是相信外星人的存在,只是不知道它们是以怎么样的生命体形式存在这不断膨胀的宇宙里或者宇宙外。“宇宙外”这个用词似乎有些迷然,宇宙怎么可能还有外面,就像自己抓自己的头发让自己离开地面。宇宙外是什么样子?正如那幅著名的木版画《太空边缘的旅行者》,多少前人想撕开宇宙一个小口,窥探宇宙之外的世界,但显然我们的屁股和头永远只会存在这宇宙里,尽管你的脖子再长。
人类发明的描述词汇大概也是到此为止,最多只能挠挠宇宙的这层内壳。对于宇宙的描述,有一句我认为极其为精妙-“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瞧瞧这些古人!我甚至怀疑他们是不是外星人。
阿地在地球
202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