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腾讯的文化专栏看到了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非常喜欢,好像它点醒了一些什么。
读书无用论确实是一个隔段都会被重新提起的话题,毕竟碎片化阅读,手机,新媒体,已经完全冲散了我们的时间。
最深的感触是:写完毕业论文的那一刻起,我仿佛就停止了深度思考。
在学校的日子,除了为考试而功利性去死磕教材之外,所有的阅读都是带有无用嫌疑的,比如小说,比如哲学,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它们究竟会有什么用,但是看小说就是很过瘾,比看教你如何赚一个亿更让人舒畅,毕竟没人敢说看完成功学就一定能上富豪榜,但是看完小说,可以安静睡去……
或许这是大学校园的一种恩赐,我不用强迫自己去接受我不愿意入眼的文字,我可以对着一段小说对白,趴在图书馆的桌子上发呆一整个上午,因为没有功利的目的,没有急切的需求,就会变成一种自然的享受。
毕业之后,忙着毕业,忙着倒腾生活,忙着工作,除了手机和网络,我不敢说我每天有半个小时去看书,面对的是海量信息的冲击,大海捞针中寻找自己想要的那些有价值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的功利性阅读吧。
每天云游于知乎,果壳,上百个公众号,仿佛自己是个信息接收和筛选的机器,其实道行根本不够,却被快速文化催着成长,突然开始后悔当初我怎么没把图书馆的所有书都读完呢?!
后悔管什么用?哪个大家是靠看消费信息成为专家的?经典永远都有经典的道理,所以才要阅读,就算知识体系可以依靠信息堆积,可是思考架构却永远不能这样形成,没有积淀,我不知道要靠什么深度思考。
读书,我从来没觉得无用,感谢这篇文章让我重新开始规划。大概我需要做两件事:开始“无用书”的阅读,把我的英语水平补回到六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