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的职业化素养”,这个主题来之偶然。
某银行主管干部的副行长听了《老沙说洛阳》,想让我给他们的后备干部做个历史讲座。他说这些人都是行里佼佼者,学历高,专业棒,但都很年轻,入职时间不长,缺乏专业以外的知识。既然是培养重点,那就需要有个全方位的计划。
我们边喝茶边聊天。期间他感慨如今年轻人,思想活跃,个性突出,领悟能力强,但团队意识普遍不强,职场生态观薄弱。
他切脉很准,但只摸到了企业人才状况的冰山一角。
企业管理理论来自西方,公司治理相对规范,即使80年代崛起的日本,“百年老店”亦比比皆是。马云想让阿里活到101岁,即便他是外星人,恐怕也看不到那一天了。究其西方丛林管理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人——具有职业化素养的人。离开了这个根本,管理理论再先进,经营模式再创新,也是无济于事的。我们看到太多的国企变成了《水手》,太多企业股东的同床异梦、同室操戈,太多当门岗保安的老板二大爷能在企业指手画脚,太多的老板娘成了王熙凤。如此不职业,谈何稳定发展?即使挣钱,恐怕也是一阵蛮横或粗砺的风刮起来的,风停处,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既然谈到这个话题,我向那位行长建议说,这次讲座,就把历史文化与职业化素养结合起来讲,恰似洛阳鲜美的“两掺儿”,或许能让年轻人不做知今不知古的盲瞽,给他们一副“活血养心丹”,为他们能当个合格职业人埋下一粒良种吧。
他听后,像喝酒一样干完盏中的茶水,连说好!好!
这才有了此3小时的主题讲座,才有了后来连续讲座里的花絮和感悟。
“得人才者得天下”,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古代还是现代、东方或西方,这是一个普世价值观。而社会人之所以成为对国家或企业有用的人才,个人认为其核心一点就在于是否具备职业化素养。
什么才是职业化素养?
专业+商业+敬业
专业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吗?
专业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知识、技能和态度。其中态度重于前者。我在讲座中打了个比方,知识和技能好比app,而态度就是后台操作平台,没有这个,app就玩不转,知识和技能就会打折。
商业的形式是交换,交换的实质是契约。契约精神亦是职业化的核心。契约体现在自觉、负责和公平。所谓公平,投入与回报对等;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是一个再朴素不过的道理。公平尤要对等,个人不虚妄,企业不虚伪。
谈到墙上“爱岗敬业”的标语,个人认为企业可以提倡爱岗,却很难强调敬业。因为爱岗可以安身立命,技能能够养家糊口,你不爱岗,岗不爱你,无论如何是混不下去的。而敬业却是很个人的事,是需要在职业里找到乐点的,这种乐点决定个人的成就和幸福指数,是纯粹个性化的选择,跟企业无关。就像河大讲师常萍的黑白世界,不写论文、不申报高级职称,只求在课堂上分享知识的那份快乐。
找到乐点确实有三个通道,1、2、3,就看你愿不愿意走。
尽职尽责不是敬业,因为未必有职业里的乐点,而是爱岗的最高层面。兴之所至,举了个古代“劳模”诸葛亮的例子,朗诵了名篇《前出师表》。掌声的背后,看得出听众有对岗位的理解和思考。
讲座后,有个企业老总找到我激动地说,听您讲座有很多次想哭出来,还扭头问另一个老总,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我问哪里您产生这个感觉?他满眼酸楚地说,比如就是讲乐点那里;我没有乐点,我感到压力好大好大,我乐不了。
另个企业开车送我的美女会计,她说自己工作十来年了;在公司,老板只看方兄脸色,不顾雷公情面;她就之乏力,弃之不舍,好难受……话没说完,扶着方向盘就哭了,送我一路哭了一路。
人与企业,两厢情悦,何其少;相知相守,何其难!
我很感慨。
我们希望让员工都成为有用的人才,希望他们敬业快乐,可企业同样要理解他们在职场里的压力和苦闷,尊重他们的专业特点,有责任帮他们排遣压力,使之轻装工作。人在压力下,职业动作是会走形的,情绪是会抑郁的,不仅效率缩水,准确性也会降低。
那会计的眼泪,但愿不要成为职业人在职场中“一曲生命的悲歌,吹不醒梦里的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