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不变的规格
每年的五月下旬,天气转暖,不热不燥,历来是学校召开田径运动会的佳期。受特情制约,印象中好像过去三年只召开了一届(也有可能是我只参加过一次)。
从周三下午起,本届田径运动会就已经悄悄拉开了帷幕。只不过根据惯例,周四上午才是正式的开幕式。
拿到本部门专为参加运动会检阅发放的短袖T恤后,我就一直在犹豫。按理说已经四十大几的年龄,又退居到校办企业了,实在没有任何再去抛头露面的理由。可转念一想,光让社长一个人去也不是那么回事儿,就当去凑个趣儿,看看热闹。
跟十年前甚或二十年前一样,体育场主席台上依旧是几排长条桌加靠背椅,左手边一侧是广播区(宣传组),右手边一侧是医务区(急救组)。运动会照旧是由副.书记主持,会序依然先是运动员入场(检阅),紧接着升国旗、奏唱国歌,接下来是运动员代表、裁判员代表宣誓,然后是校长致开幕词(因校长空缺,这次由副校长代),最后由书记宣布运动会开幕(这次书记提前离场,由主持人顺带宣布)。
总之,整个开幕式流程走下来,让人感觉既没有新意,又不够重视。
结合以往经验,随着师生体质的减弱和竞技水平的下滑,整个赛事也是乏善可陈。不知最后半天还会不会安排一场师生足球友谊赛,反正啰啰嗦嗦的闭幕式(颁奖礼)估计也是旧瓶新酒,按部就班。
两全其美的竞赛
大学生的体育课,更多以健身为目的。同样大学里的运动会,也是以增强体魄、磨砺意志为主。为此,从好多年前起,运动会比赛项目的设置,就已经将全民性、竞技性、趣味性相融合,并且将提高团队意识、培养坚韧品质和激发拼搏精神进行组配。
还记得,大会秩序册的附录,向来都登载着历届校运会所创下的项目纪录。过去,或许每年或隔几年,都会有个别的刷新或打破。近些年,别说破纪录了,很多项目的比赛成绩,照比以前的纪录,简直是惨不忍睹。
如此一来,一面是赛场上摩拳擦掌、志在必得,看台(观众席)上群情激奋、如火如荼;另一面是裁判组摆手摇头、哭笑不得,体育部习以为常、无可奈何。总之,喜庆,喧闹,和气,乐呵。
这倒也好,安全第一,友谊第一;这倒也好,成绩第二,比赛第二。
三心二意的看客
运动员来自各个年级,而观众始终是大一新生。身着整齐的运动服,标配以彩旗、条幅、气球等,有的还准备了口哨、拍手器、充气棒等。不知为何,锣鼓镲钵一类的传统击打乐器越来越少,我都担心以后有绝迹的趋势。
正在经受军训(因故延迟)的新生,无疑是组织性和纪律性最好的。只不过,如今的大部分孩子,对学校田径运动会上大打折扣的竞技体育项目肯定是没多少人感冒的。若说NBA、欧洲足球五大联赛,哪怕是中国队刚刚蝉联冠军的苏迪曼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等等,在大学生中应该还是有不少拥趸的。可是,对于水平不高、形式性强且观赏性差的校运会比赛,这些非自发组织的观众,偷懒和摸鱼也就心照不宣了。退一步说,他(她)在课堂上都走神、打盹、玩手机,这露天的看台,就更没法监督和制止了。
这样一来,学生们对于参加运动会当观众坐场,大多数人也没有那么排斥,总比上课轻松自在,再说还能嬉笑打闹。当然,遇有本学院、本班级的选手出场,孩子们还是毫不吝惜呐喊和欢呼的。
四平八稳的进程
为了保证运动会的隆重热烈,全面展示饱满向上的精神风貌,大会专门设有体育道德风尚奖(更早的以前曾名曰“精神文明奖”)评选小组。除了偶尔下场参赛、常年参加检阅和当观众外,我多年担任该小组的联络员或成员。主要职责就是定期陪同小组领导们下看台巡视、不定期抽查或私访,然后把打分情况、优异表现及突出问题进行汇总,形成评选建议结果并起草领导宣读文本。
关于评选小组的场内巡视,经常是由校领导带队。由此便催生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巡视时各学院(部门)一把手应在场,否则可能影响对“领导重视”栏的打分。而我,往往总能第一时间获取并泄露“情报”,倒谈不上送人情,但最起码让人念个好儿。
按照中国式思维,体育道德风尚奖的评选应当向运动成绩不好的学院(部门)倾斜,这恐怕也是该奖项设立的初衷。毕竟学院之间的规模体量差距悬殊,田径比赛难免存在着天然的强弱之分。可是后来,有些成绩排名靠前的学院,郑重提出其发扬团结互助的运动宗旨,尊重公平竞赛的体育精神,为什么在体育道德风尚奖的评选上处于劣势。这样就给领导和评选小组带来了难题,后来,为了化解矛盾,干脆就大家全都有份儿,皆大欢喜。同时,在宣读评选结果时,重点念到一部分学院的名字,以示特殊表彰。
在成绩公布和颁奖环节,学校还会把一年来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统计的体育赛事成绩排名进行宣读,一般奖项也都覆盖到前七名。这样一来,几乎70%以上的学院(部门)都能获奖。即便是体育竞赛成绩实在够不上奖励的那30%,至少也会捧回一块“体育道德风尚奖”的奖牌,总比两手空空要好。
运动会,“运动”是标签,重心在“会”上。因此,单位运动会和各级各类大型会议没啥本质区别,务必呈现繁荣、盛大、融洽、和谐的主基调。这一点,不言而喻,无师自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