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越长大就越觉得小时候的记忆弥足珍贵?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所以人们很矛盾,一边盼望着长大,一边又忍不住怀旧。比如我的前半生中吃到最甜的一颗糖甜到了记忆深处,那是一颗圆形的晶莹剔透的糖,是我在某次打完预防针后得到的,后来吃到的糖酸酸甜甜,味奇且多,但始终溶于口后便无迹可寻。
有时候闲下来会想把小时候喜欢吃的零食再吃一遍,但奈何现存的少之又少,且再也不是曾经的味道。小时候喜欢的剧现在看来完全是三观崩坏,漏洞百出。小时候的玩伴也早已各奔东西,散落天涯。岁月确乎是一个神偷,专门偷我所珍之重之的东西。小时候的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让我们写日记,现在呢,夜深人静时却总有写东西的冲动。我也反问过自己这是为何,想来想去总结出两个原因:我在长大,想法很多,但已明白有些话不适合诉诸于人只能深埋于心;我在变老,记忆渐弱,因此只能用“烂笔头”记下今天留给明天的自己。我们活在当下,却又常怀念过去,展望未来 ,就这样或迷惘或清醒地度过一生。
谈到人生,总会想起小时候时候经常看到的某个广告——一列火车缓缓前行,穿过山川河流草原,然后背景音娓娓道来: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人生就是不断的分开旅行,悲观的说法是所有的相遇终将分离,乐观的反驳是分离是为了更好的相聚。我想,每个人人生中头一次的分开旅行便是我们呱呱坠地,身体与母体的分离了吧,这之后似乎我们的每一步都迈在与亲人、朋友、同学乃至同事渐行渐远的路上。于是,人们常幻想一切可以重来会是怎样,但幻想不是设想,退一万步讲,即使上天垂怜给你重新来过的机会你又能改变什么?你敢改变什么?
有人曾无奈地问:为什么我懂得那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呢?因为懂得越多,顾忌便越多。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所以就算我拿到越光宝盒又有什么用?生命中总有一些你无比珍重的东西,它会让你害怕改变。而改变呢,就像一个害孤独患者,他总是与得到和失去结伴而行,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患上“选择困难症”,毕竟谁都怕得不偿失。
回首过去,你会发现似乎每一次的分开旅行都代表着一次成长。每分开旅行一次,朋友圈就又多了一些你熟知他近况但再无相见机会的人。如果你某天听到“能陪我走一程的人有多少,愿意走完一生的更是寥寥”时怅然若失、感慨万千,那么,恭喜你,你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了。前段时间流行一句话:我有故事,你有酒吗?潜台词似乎是如果你不烫出一壶热酒我就讲不出一段好故事。大多数时候,提到酒我们脑海中蹦出的下一个字就是愁,所以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故事也是或沉重或悲伤的。实际上呢?就拿诗仙李白来说,他的诗多为醉时所写,但他既说过“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也说过“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我们的感性活动规定出事物,于是事物便如此这般地向你呈现出来而已。所以说,酒还是酒本身,它并未与其他事物产生交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正是有了我们的建构,世界才会变得如此变幻莫测,异彩纷呈。
然而,我始终会想,对于江南水乡“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来说,“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那么,对于这世界来说呢?我觉得“我”依然只是个过客。因为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空间来看,我始终只占据其中一部分,你我这一生无论平凡还是卓越,对于这世界来说都只不过是游客们的到此一游而已,如果非得找出一丝细微的区别,我想那应该是留下印记的多少吧。
书上说,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拥有闲暇时间,旅游动机和必要的经济条件,人生这场旅行,我们势在必行,也有充足的时间行,至于能不能行地好,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我不求惊心动魄,但求不虚此行。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