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那么一刻,心里的坚硬会被外界的柔软感化,这些柔软的事物稀松平常,它们可以是一首老歌,可以是孩子的一个笑脸,亦或是一声亲切的问候,还可能是一段浅浅的文字。
订阅的微信公众号已经被我删的七七八八了,仅存了几个比较喜欢的。这些公号的更新频率并不高,有一搭没一搭的,完全是随性而为,适合我现在的生活状态。
昨天点开了树洞先生的更新。和以往不同的是,他这次更新仅仅放了一张图,配了一句话:春将半,少低头赶路,多抬头看花。
心瞬间静了下来,暖了下来,也柔和了下来。
我静坐了很久,想了很多。
现代人被生活裹挟着前行,忙是永远的主题,我们从天明忙到黑夜,从初一忙到十五,从春天忙到秋天,从黑发忙到白头。这样的日子一眼见底。心累。
若干年前有过这样一条广告词: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意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以前我觉得这是一碗毒鸡汤,现在我觉得以前的我很可笑。
走过一些路,见过一些人,经历过一些事,一个人就开始抛弃之前的想法,与生活和解,他不再向外界过多索取,而是把更多精力倾注到内心,刻意寻求自我与外界的平衡,这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也是关于舍与得的必修课。
我们只有两只手,能抓住的东西又有多少呢。
清明节去扫墓,那样的场合会引发很多反思。人这辈子到底在追求什么?人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这个问题被提及无数遍,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答案。很多人为了理想穷其一生,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就算成功吗?那些与梦想失之交臂的人就算失败吗?
未必吧。
断断续续把电视剧《都挺好》看完,这是一部让人印象深刻的好作品。苏明玉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众诚集团的总经理,为了家庭她果断放弃事业,回家照顾患病的老父亲,她活得通透,值得尊重。
人活一世事业和财富必不可少,但是它们不是生命的全部,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不能被忽视。常回家看看被喊了若干年,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样的人间悲剧并不少见,拿出更多的时间回归家庭,回归亲情,这样挺好。家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苏明玉如此,苏明哲如此,苏明成如此,苏大强也是如此。
读过几部佛教书籍,触及到了一点人生智慧。佛说要放下,要看破,只有这样才能享受自在。佛还说要活在当下。
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