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由师兄吴义华提供素材撰写此文,以学生的角度缅怀和祭奠敬爱的冯秀藻先生逝世二十五周年。
冯秀藻先生离开我们整整二十五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然时常浮现在眼前:头发灰白,红光满面,带着浓浓乡音的湖南普通话别有一番风味。在他驾鹤西去之前的几个月,学生们在运动场碰到,见他消瘦了许多,便关切地询问原因?他风趣地回答道:有钱难买老来瘦啊。谁知没多久他就住进了医院,从此就再也没有回到他所热爱的气象大家庭中……
冯先生是老一辈的农业气象学家,既是农业气象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又是气象服务于社会的先行者。先生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1946年赴美留学,1949年随同涂长望局长参与中央人民政府气象局的筹建工作,积极投身于祖国的气象事业,历任中央气象局技士、讲师、技正、第一任中央气象台台长等职。
1960年在中央气象局的特别委任下,先生参加筹建南京气象学院,首任农 业气象学系主任。先后兼任中国气象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名誉理事兼农业气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研究会副理事长。作为江苏省气象学会创始人之一和省农业气 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农业出版社特约编审顾问,《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气象 卷》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编委,他为这两本著作的出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先生领导团队开展“全国农业气候资源调查与农业气候区划”研究课题,对于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因地制宜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于1988年荣获国家进步一等奖。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有幸聆听冯先生亲自授课,课本是由先生与几位老师联合编写的打印稿。记得第一堂课先生从二十四节气开始讲述气象与农业生产活动的紧密联系,并且分享了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对他走进农业气象学科的引领和指导。讲台上的先生语速平缓,从容自若,音量不高,娓娓道来。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凝神侧耳倾听,生怕漏掉一个字。
先生身上的标签很多:追求真理的进步青年;服从需要的拓荒者;宽厚仁慈的教育家;胸襟博大的园丁;严于律己的典范。作为他的学生,最直接、最深刻的印象则是:为人正直,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关怀备至,教学有方,学术精湛。先生与夫人欧阳海琴瑟和鸣,各有建树。冯夫人还是我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记忆中, 大学四年期间仅登门拜访过恩师两次,一次是和欧阳老师讨论毕业论文课题,另一次是毕业道别。
毕业到北京国家气象局工作后倒是经常听到大家提起先生,先生也经常到北京出差,下榻国家气象局的招待所,这样使我获得了更多接触和了解先生的机会,师生促膝交谈,宛如朋友。
1982年下半年我因病住进了京郊的医院。家父早年辛劳成疾,中年早逝,家母独挑重担,拉扯几个孩子长大不易,还供养我读完大学。考虑到故乡在大别山区,山高水远,为了不让老母亲担心,便没有告知家人,也不期望有人探视。一天我正躺在病床上听着嘀嘀嗒嗒的雨声,心中凄凄惨惨戚戚,朦胧中听到有人唤我的名字,睁开眼睛一看,是先生,还有他满脸的温暖微笑。原来先生在国家气象局开会时听说我生病住院了,立即改变行程,让李千红陪同前来探望。雨水淋湿了他的衣衫,寒风吹乱了他的华发,却温暖了学生那颗冰冷的心。
1992年出国留学,因初到异国他乡事务繁多,一时中断了联络,未曾想次年春天先生就仙逝了,令人扼腕叹息,痛苦不已。我十分懊恼没有及时联络恩师,以至于他逝世半年多后才得到消息。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冯先生走了,他的高风亮节永远留存在每一位气象人的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自强不息,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