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那个仲秋,带着年轻人的热情,携着乡亲们的期盼我踏上南下的征途,火车站的另一端是一片新的天地——我的大学生活。现在仍然记得在大一刚开学看到的一句关于大学四年生活的描述:如果用鲁迅作品来表达大学四年,大一叫《彷徨》、大二叫《呐喊》、大三叫《朝花夕拾》、大四叫《伤逝》。现在回想起来发现前三年的生活就是如此而已。
大一《彷徨》!!!
刚刚来到大学。虽然有着无数的好奇、憧憬,但是刚刚到来的我还是感觉自己好像失去了动力,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我感觉我的高考结果不应该是这样,曾经有无数次想回去复读的念头;大学的生活木有明确的目标,不像高中,那是的目标就是考一个自己和家人都满意的大学。带着高考结果的失望和大学的不明目标,我在大一彷徨地生活着……
大二《呐喊》。。。
当我度过了一年的彷徨时光之后,我发现这样的自己远远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因为太过于缺乏一种精神的支柱,我开始羡慕那些生活充实而又有成就感的同学,虽然他们明天起早贪黑。我开始自责,开始对自己不满,开始寻找目标。
我在自己内心呐喊:为什么自己木有能够好好学习呢?自己的成绩如此差劲,我还有两年的大学生活应该如何度过呢?我还要这样浑浑噩噩度过吗?我大学以后应该何去何从?
大三《朝花夕拾》……
度过了彷徨,走过了呐喊,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以后,通过自己的深思熟虑之后,开始了朝花夕拾的学习历程。大三正是沉淀专业课的关键时期,这时大多数大一叫《彷徨》、大二叫《呐喊》、大三叫《朝花夕拾》、大四叫《伤逝》。
而大学的珍贵,并不仅仅是这许多的第一次,更重要的是涵盖着许多的最后一次: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可以不断修正自我的成长历程;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纯洁,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
所幸的是,我认真把握住了每一个“第一次”,让它们成为我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我也珍惜每一个“最后一次”,没有让现在的自己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