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奇先生》是艾迪.墨菲主演的,2016年在美国上映的一部剧情电影,是根据一段真实的友谊改编的。
电影剧情非常简单。 1965年,10岁的小姑娘查莉和她病重的妈妈生活在一起,某一天,一位黑人厨师丘奇先生敲开她们家的门,他是被人雇佣来照顾查莉母女六个月的,因为查莉母亲被医生告知只有六个月生命了。查莉一开始对丘奇先生非常的排斥,甚至要求妈妈辞退丘奇先生;是美食打开了小姑娘的心门,慢慢小查莉对丘奇先生产生了期待和依赖感。
坚强的妈妈陪着查莉高中毕业才逝去,这期间的六年时间,丘奇先生一直陪着查莉母女,照顾她们的生活,像月亮一样,平静而温和,一直都在。
母亲去世后,查莉选择了远离家乡的大学。大学生活让查莉迷失了自我,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查莉意外怀孕,而孩子的父亲逃离,不敢承担责任。查莉回到小镇,此时家的概念就是丘奇先生,她找到丘奇先生,想要住在他家里待产并完成毕业论文。丘奇先生接纳了她,并照顾她和她的女儿伊兹,像当时照顾她和她妈妈一样。一个毫无关系的人照顾了查莉家的三代人,俨然像一个家庭成员,一个父亲,一个外公。
关于丘奇先生的身世,剧中没有过多讲述,他就像谜一样的存在。丘奇先生举手投足非常优雅,非常绅士,不似一般情况下,大家对黑人的印象。我记得《绿皮书》讲述的背景也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事情,那时,美国南部地区对种族隔离非常严重,这部剧没有交代也没有提及,但我猜想这也许丘奇先生没有安全感的大背景。
剧中非常模糊的、零零散散的说到了一点丘奇先生的父亲、童年和婚姻。丘奇先生的人生应该是不完美,不幸福的,他把自己紧紧包裹起来,不想让查莉了解。在和查莉一家的相处和陪伴过程中,丘奇先生慢慢打开了自己,让自己放松了,使他不再害怕和面对曾经的苦难。
就像丘奇先生在有阳光的院子里,坐在秋千椅上给伊兹讲的那个故事:“许多年前,一个小男孩对什么都感到害怕,就是不怕瓢虫(ladybird)。有一天为了追一只瓢虫,进了一对母女的家,这个小男孩,原本只想驻足一阵,但母女对小男孩说:留下来,和我们一起住吧,虽然我们不富裕,拥有的不多,但会和你分享我们的一切…… 小男孩决定留下,因为和她们在一起,小男孩第一次有了安全感,第一次不再感到害怕了。”讲故事的时候,午后的阳光照在丘奇先生脸上,非常柔和,非常温暖。
查莉感谢丘奇先生拯救了处于困境中的自己和妈妈,但查莉一家的陪伴也治愈了丘奇先生的恐惧,在被需要的、付出的同时,他也获得了心灵上的寄托和人间的温情。
人都希望需要和被需要,爱和被爱,这些都是相互的,都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我们必须承认人世间的美好,不要吝啬自己的付出和爱,因为有时候你的付出,总会以另外一种东西回馈给你的。
窗外一直在下雨,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宅在家里看完这个电影,感觉像喝了一杯暖暖的红茶,唇间留有回甘,周身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