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之痹论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

  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

  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帝曰:内舍五藏六府,何气使然?

  岐伯曰:五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凡痹之客五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脾痹者,四支懈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

  诸痹不巳,亦益内也,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

  帝曰:痹,其时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

  岐伯曰:其入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

  帝曰:其客于六府者何也?

  岐伯曰: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六府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

  帝曰:以针治之奈何?

  岐伯曰:五藏有俞,六府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

  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

  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府,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帝曰:善。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

  岐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帝曰: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

  岐伯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

  帝曰:善。

1、论述了风寒湿三邪杂合伤人是痹病的主要成因。由于感受风寒湿三邪的轻重有别,以及邪气侵犯的部位和体质的不同,因此就产生了不同的病症。

2、痹病分类

从原因分类:风胜——行痹;寒胜——痛痹;湿胜——著痹

从四时和受邪部位分类:春——筋痹;夏——脉痹;长夏——肌痹;秋——皮痹;冬——骨痹

病邪深入或邪气直接入里:肝痹;心痹;脾痹;肺痹;肾痹;肠痹;胞痹

3、论述了风寒湿邪侵入脏腑为痹的径路:一是由五体之痹日久不愈,内传所合的五脏;二是由病邪循五脏六腑之腧直接侵入体内,形成五脏六腑之痹。

4、强调痹病的发生还和机体内部的失调有关。如果营卫运行正常,“不与风寒湿气合”,就不会引起痹病。只有在营卫运行失常的情况下,复感风寒湿邪,才会致病。

5、指出了病邪性质、发病部位和痹病的预后关系:“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其留皮肤间者,易已”;“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入脏者,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章要点】 一、论述了风寒湿三邪杂合伤人是痹病的主要成因。由于感受风寒湿三邪的轻重有别,以及邪气侵犯的部位和体质...
    钱江潮369阅读 1,806评论 0 1
  • 邪,内会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会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会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
    检苑乐妮阅读 422评论 4 10
  • 第37章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何? 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
    小木小馒头阅读 1,450评论 0 0
  • 【原文】黄帝问曰:痹之安生? 【翻译】黄帝问道:痹病是怎样产生的? 【原文】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荆建梅阅读 327评论 0 0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4,961评论 0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