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孙犁,是从学生时代读到的一篇《荷花淀》课文开始的。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初读先生的文章,就被他清新鲜活、灵动而又充满诗意的文字所打动,很多年过去了,依旧清晰的记得这篇文章的开头。当从老师口中,得知写出如此优美文字的人竟出自我家乡的孙遥城村,不由让人顿生亲切和敬意。
此后,陆陆续续读了先生的一些作品,《芦花荡》、《风云初记》,《孙犁散文选》等等。这些文字,无一不体现着先生思想的深邃,文体的新颖,艺术风格的鲜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建国初期那个炮火连天、波澜壮阔的时代,先生却能以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壮丽、清新又充满着泥土气息的文学图画,着实让人敬佩。
后来知道,也因为此,让先生成为著名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的创立者,中国文学史上极负盛名的小说,散文大家。
欣赏、敬重、崇拜的同时,为这样一位出自身边的文学大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高中毕业走向社会,上班、打工、学徒,寻寻觅觅中忙忙碌碌,生活的压力,让我没了时间没了心情再去读那些自己喜欢的文章,对于文字的喜爱也因此搁置了起来。
但对孙犁先生这位家乡的文学大师,敬佩之情一直萦绕在脑海,且有增无减,在岁月悠悠中愈加浓重。
记得是01年深秋时节的一个午后,怀着好奇和敬重,我曾到过先生的村庄。那天小雨淅沥,街上空无一人,阴沉的天空,泥泞的街道,老旧的房屋,还有路边老树上在风中摇动的光秃秃枝条,让人感受到了一丝萧瑟和空寂。
街边门洞里一位躲雨的老人告诉我,先生的老屋已被村里拆除,木料和砖瓦已用于修建学校,听说先生本人还捐助了几千元钱,在老人的指点下,我来到了街后的一条小胡同,据说这里就是先生的故居,但已空空荡荡。
斜风细雨中的那一刻,不免有些失落和伤感。一代文学大师,荷花淀派的创始者,文学史上值得留名的人物,家乡的骄傲和自豪,却再也找不到他的一丝踪迹了。
几年后的夏末之日,我偷闲去了一次白洋淀,方圆万顷,湖波泛金,芦苇摇曳间,偏舟轻摇,鱼跃水面,快艇飞掠,鹤鹜惊走,芦花飘舞,菱叶灿艳,水天一色,辽阔悠远,绝美景色着实招人喜欢,不由感叹这里的美景如画,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而让我最感惊喜的,却是荷花大观园中刚刚落成的孙犁纪念馆。
满目“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莲之上,是先生手持书本的汉白玉雕像,分为七个部分的主展厅,除摆有他生前用过的书桌、藤椅、拐杖、布鞋等生活用品外,还有一些先生的著作和信件,其主要部分是概括介绍先生一生工作成就的文字和生活的图片。
在漫天荷花的清香里,先生慈祥、温和、淡然、清秀的形象竟和脑海中的想象如此吻合,不由让人愈发感到亲切。
时间匆匆而去,不知不觉已是傍晚,在家人的催促声中,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先生的纪念馆。
短暂的白洋淀之行,因不知先生的纪念馆已落成开放,没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多做一些停留,兴犹未尽中,也是有丝丝遗憾的。
但从先生的作品以及他的传记中,我还是对先生那恬淡清纯,无为中包孕有为的人文品格有了些许了解,在当今这喧闹而纷扰的世界,经历过岁月风烟中难以言说的酸甜苦辣后,对先生这样一位一生淡定从容、独具风格的文学大师,有了更深的怀念和敬重。
前些日子,有幸参加一个文学创作质量提升会,而且,会议的地点就在先生的故居,这让我接到通知后心情一直难以平静。
我知道,六年前,为纪念先生诞辰101周年,传承其文化,继承和发扬“荷花淀派”的文学理念与精髓,在先生故里孙遥城村将其已消失不见的故居进行了复建,并正式对外开放。
我知道,"政府从2012年以来,先后举办了“孙犁文学奖”第一届散文大赛,孙犁百年诞辰纪念大会,“孙犁故里书香安平”华夏阅读论坛,在安平中学建成了孙犁广场、孙犁图书馆,雕刻了国内第一尊孙犁汉白玉立像。先生故居建成开放期间,又在先生故里举办了首届孙犁文化艺术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文艺汇演和纪念孙犁诞辰101周年全国百名文化名人书画展,在国内文学艺术界产生了很大反响”。
正因为此,内心欣慰的同时,让我对参观先生的故居有了急切的期盼和向往。
是日,阳光明媚,天空蔚蓝,驱车行走在滹沱河南堤上,新修的小路笔直平坦,两边茂密的青纱帐一望无际,远处的村庄时隐时现,掩映在一片浓绿之中。
滹沱河奔流不息的哗啦啦流水声中,世事变幻,苍海桑田,如今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想必早已不是旧时模样。
思绪悠悠中,先生故居已映入眼帘。
阳光下,本已近至门前,双脚迈上台阶的一刹那,却又停步退后,在一个合适的角度、合适的距离,我站直了身体,屏住呼吸,凝神聚气,注目先生故居。那一刻,多年前斜风细雨中那个午后寻寻觅觅的情景又一次在脑海中闪现,白洋淀荷花大观园先生汉白玉雕像前我久久不愿离去的画面也一次次在脑海中翻卷,此时此刻,内心升腾出一些无以言说的激动,泪眼模糊中,我看见了先生正面带微笑从岁月尘烟中向我走来,我趋步近前,欲向大师问好,先生却在一缕祥光中倏忽而去。
我使劲睁大眼晴,极力想寻觅什么,却再也看不到先生的身影,唯有大门的上方,莫言先生亲笔题词的“孙犁故居”四个大字朴实无华,遒劲有力,在阳光下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驻足门前,深情凝望。
先生故居位于村庄正中,座北朝南,占地面积1290平米,建筑风格为三典型的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北方民居特色,布局为外院套内院的四合院形式,内院建有正房三间两跨、东西厢房,外院建有佣工房、牲口房、磨房、门房、大车棚和大门、二门等设施。
拾级而上,进入故居,一座影壁墙最先进入眼帘,牧童、耕牛、犁花、织布劳作、挑灯夜读……,整幅壁画满是田园农家气息。想想,在先生生活的那个年代,条件远比现在艰苦的多,这应该是后人所希冀的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田园生活吧。
正房中朱红色的条案上,是先生的半身铜像,笔墨纸砚规规矩矩摆放在铜像前的八仙桌上,六把朱红色木椅依次放在桌子附近,整体环境肃静而整洁。
后方墙上,画有一幅大公鸡立于石头上的国画,一幅对联挂于两侧:荆树有花兄弟乐,砚田无税子孙耕。另一间屋子里,先生曾经用过的被褥、衣服和鞋帽,整整齐齐的密封在玻璃框内供人参观,四周的墙上,还有铁凝、王蒙、贾平凹、徐光耀等作家名人为孙犁故居题的条幅。
一旁的卧室,靠南面是一条北方农村特有的土炕,一张红色的炕桌放在中央,土炕的一头是一个老式的卧柜,上面整齐地放着几条被子和那个年代常见的圆形枕头。屋子的北墙上,悬挂着先生夫妇二人的合影,还有和四个孩子的全家福。
在讲解员娓娓道来的声音中,我仔细地看着这些黑白照片和众多的文集,脑海中先生的形象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高大。
先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对亲情、乡情有着深深地眷恋。先生为人真诚,低调谦和,敬畏文字,写作严谨。先生脚踏实地,默默耕耘,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先生有着境界极高的文学修养,渊博丰实的知识底蕴,扎实娴熟的文字功底和炉火纯青的写作枝巧,用他的一枝素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壮丽、清新的文学画卷,为文学史上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遗产,先生是解放区文艺界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后来又成为新中国的一位极负盛名的小说、散文大家,先生开创的著名文学流派“荷花淀派”,成就了一大批如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文学界一代著名的作家。
先生的作品清馨质朴,具有浓郁清丽的诗意笔触以及精巧别致的构思,含蓄凝练,清新明快,他笔下的人物尤其是农村女性形象鲜活丰满,让人印象深刻,而极富抒情的文笔、简洁朴实的语言、深湛的思想,隽永的意境,更是令人难忘。
先生走了,他什么也没有带走,却把他丰厚而宝贵的文学遗产留在了这片他挚爱的土地上。而家乡,也正在以实际行动,为这位博陵大地上走出来的文学大师而倍感骄傲和自豪。
一大批先生的崇拜者,一直孜孜不倦地为此而奔忙着,这其中,大师家乡的文联主席王彦博先生就是一位功不可没的代表人物,他不辞辛苦,跑上跑下,多方联系,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为孙犁故居的复建、孙犁图书馆、孙犁广场的建立以及各类孙犁文化的研究、研讨,推介活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犁花翻卷,博陵大地丰沃土,荷韵悠悠,百年馨香润故园。一大批文学爱好者,正追随着先生的脚步,用文字纪录着这个繁荣兴盛的时代里所发生的一切,在文学艺术这片广袤的沃土上默默耕耘,砥砺前行。
此刻,在先生故居举行的这次文学创作质量提升推介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文联王彦博主席、作协张从征主席充满深情和希望的讲话,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解放军报长征副刊专栏作家,旅居京城的安平籍作家乔秀清老师,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燕赵文化之星",长篇小说作家孔祥玲老师,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河北省"燕赵文化之星",《衡水晚报》专栏作家可风老师,他们在推介会上分别就散文、诗歌、小说创作所做的精彩讲解和分享,以及与会的文学爱好者们仔细认真的聆听和真诚而热烈的掌声,无一不在说明,先生留给家乡这一笔笔宝贵的文学遗产,正丰润着故乡这片肥沃的土地,正激发着这些文学创作者们巨大的潜能,相信家乡这些文学爱好者们一定会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在文学艺术的这座百花园中散发出更加醉人的芳香!
回想学生时代,自己是非常喜欢文字的,特别是读了先生的文章,更是被那些鲜活灵动的文字所吸引、所打动,毕业后走向社会,由于生活窘迫,日子艰难,再也无遐也无心顾及。一晃很多年,文字被我冷落,几乎与我绝缘。
细想,这也只是客观原因,主要还是自己文字功底太差,知识贫乏,写起来感觉吃力,因此,写作于我,只是偶尔为之。
但对先生的崇拜、敬重,这么多年一直埋藏在心底,虽然直到现在,对先生的了解也只是皮毛,但我一直会怀着对先生的崇敬之情,景仰之心,追寻着先生的脚步走下去,我会重新捡拾起对文字的喜欢并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以一支拙笔,记录下对生活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亦如此时,感受着先生文品与人格的魅力,荷韵悠悠,馨香袅袅中,以我心,留下对先生,对文字的一片深情!
(有资料参考网络,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