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从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认以来,时至今日已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了。
临近,各大平台积极地发布有关的活动,引导更多的爱书人士参与进来,感受书籍带来的力量,提醒并倡导全民阅读。我也为此,献上一份小小的力量。
先是参加了书单狗的一个“以灵魂好书、换灵魂好友”换书活动;这已是我参加的第二个活动,从阅读有书发布的《2023年全民阅读趋势白皮书》中,多维度地了解国民阅读现状以及阅读趋势,从而更深刻地认识“阅读”。
信息化的时代下,高节奏的生活状态,阅读这件事,已然成为了一件奢侈的行为。
观身边的人,平时有阅读习惯的很少,每当我收到出版社的赠书,都会有惊讶的声音,好似读书成了进入职场后的另类行为;多次参加有关阅读的活动,在这个小县城里,却总难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像一个孤独者,默默地前行。
这次,有书发布的白皮书,让我反倒有了一丝庆幸,感谢自己一直坚持了下来,原来有9成人保持着不同形式的阅读习惯,打破了没时间、没精力、没兴趣的三大障碍,让读书成为一种升华自己的方式,更好地提升自己,开阔见识,让地域和空间不再受限。
在这个时代,缺少阅读的关键,有些人怪罪于没有时间,有太多的事务占据了过多的精力,导致了阅读成了一件遥不可及的事。实则不然。
过去,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之前,我尝试着用碎片化的方式,有选择性地阅读一些信息的推送,把空余时间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这不单单是我对时间的合理安排,更是希望在日常中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很多人一开始选择阅读休闲娱乐类的书籍,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提升,逐步选择提升自我的工具类,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对阅读内容的选择都是不同的。
如我,平时喜欢纸质书,安静的环境下,静下心来,沉浸到阅读的状态中去;碎片化的时间里,则选择一些相对轻松的内容,如公众号推送的文章,篇幅也相对简短,或一些种田文,欢快又有趣的类型。
可随着需求的变化,阅读类型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最初的悬疑小说、提升自己的工具书之类,到最近关注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以及儿童绘本,更多的是因为小外甥的出生,让我期待寻求一些外力,以帮助他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正因为此,阅读更像是一辈子的事,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