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毕业几年后,从不参加同学会?

01

“毕业10年之后,我从不参加同学会。”这句话是我的一个初中同学说的。

那天我带着全家老小和亲戚们在某露营地烧烤,准备离开的时候,和他巧遇。

寒暄了几句后,我问他:“上个星期的同学会怎么没看到啊?好像每次同学会你都不在。”

他微微一笑:“刚毕业那会儿,我也经常参加同学会。从学校毕业10年后,我就再也不参加同学会了。”我没有问为什么,回答了一声“哦。”就和他挥手告别了。

我心里是知道他为什么不再参加同学会的。

02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发现参加同学会越来越没有意思了。

刚毕业那一两年,我很喜欢参加同学会,大家在聚会上回忆以前美好的学习时光,畅谈未来的理想生活,气氛和谐而愉快。

再后来,大家不再回忆,也不再谈理想,开始聊聊谁谁发财了,谁谁升官了,谁谁出轨了,混得好的侃侃而谈,混得不好的一边闷不作响。

同学会不再是忆苦思甜的园地,而是攀关系、搭人脉的交易场。

很多人除了喜欢参加各种同学会,还喜欢参加各种老乡会,以及其他某某会,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寻求人脉。

但越是喜欢搭人脉、攀关系的人,却越没有什么人脉和关系,因为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真相:人脉和关系的本质是价值互换。

有人脉和关系硬的前提是你本身有极高的价值。

这些价值并不仅仅包含金钱、权力、美貌等,还包括情感价值、陪伴价值等,只要是他人需要和认可的东西就行。

03

说一个残酷的事实:我们所歌颂的爱情、亲情,本质上还是一种价值互换。

有人说不是,她没有美貌我还是爱上她,她也没有因为我穷而嫌弃我,我们的爱情是无私的,我们可以为自己所爱的人奉献和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没错,爱情很伟大,很无私,你们没有因为美貌和金钱相爱,这值得敬佩。

但我想问的是,你们当初为什么会相爱?无论是因为对方的颜值也好,或者对方对你的无私的付出也罢,你们之所以能够相爱,就因为你们能相互从对方身上得到一些东西:

你风趣幽默,能逗她开心,她不开心的时候陪在身边,给予安慰和鼓励;她厨艺精湛,满足了你的口腹之欲,她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让你有一个舒适温馨的家。

这难道不是一种价值互换吗?

又有人要说了,父母对子女的爱总是无私的了吧?

很遗憾,这依然是一种价值互换。进化心理学早就说了,人类之所以对后代无条件地付出,因为他们需要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生存和繁殖是人类一切行为的根本原因。

子女小的时候无法独立生存,他们必须依靠父母,所以很多人小时候对父母百依百顺,等到了青春期就开始叛逆了,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了,因为这时他们即使离开父母也能独自活下去了,虽然可能活得艰苦一点。

子女们可能并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一点,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早就衡量和判断过了。

为什么老话总说,做父母的总是眼睛向下看,而不是向上看?因为人越老越不“值钱”,上一代的价值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下一代的成长和繁衍才是值得关心的事情。这是人类几百万年的进化史所刻在基因里的东西。

04

那些再也不参加同学会的人,想必是明白了这个道理。

自己有极高的价值,人脉会主动找上门来,如果自己没有别人需要的价值,即使费心经营人脉,到头来也还是一场空。

厉害的人早就明白了,人应该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

只有自己真正强大了,能力提高了,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诸葛亮敢让刘备三顾茅庐,是因为他知道刘备需要他,即使刘备只来找他一次就不来了,他也不着急,刘备不来还有张备、李备、赵备。

为什么很多人总想着靠搭人脉、找关系来获取利益,而不是老老实实提高自己的能力呢?

因为搭人脉、找关系表面上看起来太容易了。

很多人以为,大家坐在一起吃吃喝喝,相互奉承一下,然后相互交换联系方式,这就算搭上人脉和关系了。

一个饭局就能加10个联系人,他们以为只要对方的联系方式进入了自己的通讯录,就变成了自己的人脉了,这样的人脉和关系来的容易却毫无价值。

相比一点点提高自己的能力,慢慢提升自己本身的价值,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太多了,愿意去做的人自然很少。

然而喜欢走捷径的人,往往走不远。

05

当你真正接受了“一切关系的本质是价值互换”这个真相后,会过得轻松很多。

多年的好朋友多年不再联系了,你也不用感叹和悲伤了,只是你们之间的价值不对等了,离开的一方发现对方已经没有自己需要的价值了,仅此而已,不必伤心、不必难过。

为什么人到中年,朋友越来越少了?因为大家都看透了本质,你有多少价值,是什么段位,能不能帮到自己,基本上可以确定了。大家是什么实力,各自都看在眼里,有利用价值的继续往来,没有价值的各自安好、互不打扰。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么现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