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内合作学习的小组建设中,“自由分组”与“有限制的自由分组”,都强调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区别在于自由分组中“自由度”的大小上。王晓静的“有限制的自由分组”(见附1),多了一个前提,“结合综合素质考评及学业成绩,提前将全班分为前锋、中场、后卫三个梯队,大家先自由组合成‘三人帮’(必须含前锋、中场、后卫各一名),接下来‘三人帮’之间两两自由组合成新的6人小组、自行选定组长”。这样分组的着眼点是“好、中、差”三个层面的学生的搭配与互助。而朱建的自由分组(见附2)完全是“任性”之举,全部根据学生的个性倾向及相互关系来自己决定。这样的分组中,学生往往能和自己最要好的人走在一起,而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学生综合素质与学业成绩在分组过程中几乎无法被充分考虑。
总结发现,小组合作成效的高与低,与两个因素密切相关,这两个关键因素分别是个体水平与人际关系。在王晓静的“有限制的自由分组”中,把个体水平的高低当作了第一位的考虑因素;在朱建的“自由分组”中,则是把人际关系的因素放在第一位。那么,到底该怎样来看待这两种分组方式的优越与不足呢?其实,影响班级成长,比如班级的学业成长,除了存在于课堂上,还存在于课堂之外,除了以“固定小组”的方式,还有学生之间不确定小组关系的相互帮助。
回忆我自己中学阶段的两个事情。我从上初中开始就是寄宿在校,因为寄宿在校,家里人也管不上我,顶多就是在周末返校的时候吩咐两句,叫我读书用功点,至于在学校里的时候,一直是那种“散养”的状态。所以,初一、初二时我成绩平平。到了初三,忽然发现就要中考了,而且有两个同学一直说要考中师、中专,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因为在那个时代,要是能够考上中师或者中专,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从此,我开始转变态度,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功课上。那时寄宿生不多,我们班就六、七个人,而这两个把考中师和中专作为目标的同学也是寄宿生,所以,每天晚上,我们都聚在一起上晚自习。用现在的眼光看,那时我们这几个人,在晚自习期间,就是一个合作学习的小组。的确,因为和他们在一起,我变得勤奋刻苦,而且遇到不懂的地方也都能从他们那儿得到帮助。后来,他们两个如愿分别考上了中师和中专,我也因为初三阶段的奋起直追,考上了一所不错的高中。因此,我以为合作学习中,除了要考虑个体水平和人际关系外,营造小组内积极向上的氛围也很重要。
后来读高中了,我有两门功课特别优秀,一门是化学,另一门是生物。这两门功课,为什么成绩会那么好呢?记得那时,因为第一次考试考得比较好,给大家留下了好的印象,然后就经常有同学来问我题目,我也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解答。有时,一个题目比较难,就会有不同的同学来问,我就要解答很多遍,但是第一遍的解答和后面的解答会有很多的不同。一般而言,第一遍的解答会比较生涩,第二遍的解答会更加有条理,第三遍的解答已经能够把或有涉及的相关知识整体呈现了。用现在的话来说,越往后的解答,思路越清晰,角度也越恰当。记得当时,我往往能够找到阻碍同学们解题的关节点所在,再后来,发展到我先解决来问题目的同学的障碍点,然后诱导他们自己解答出题目。有时,为了告诉提问的同学所涉及知识点是源自书本的,我还会把书翻到相应的位置,并认真指出。现在想来,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对书本的理解和掌握,也提升了我在这两门学科上的成绩。回到小组合作的问题上来,那时为同学们解答难题,并没有局限在“某个特定”的小组内,因为小组只有在位置固定的课堂时间里才起到作用,而课后已经没有位置的限制,也就没有小组的束缚了。换句话说,小组的形态并不是同学间关系的长期固定形态。
小组合作,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另一个是在合作中促进学业水平的提升,“小组”只是一个借助的载体或者形式。而且,影响小组合作成效的,涉及到个体水平、人际关系、小组氛围等多个方面,像王晓静“有限制的自由组合”在重视个体水平合理搭配利于学习比赛的同时,可能并不能得到最敞开心扉的组内人际关系,而朱建的“完全的自由组合”,人际关系是好的,却可能不能实现以优秀带领落后的目的,但总的来说小组合作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好处的。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来组建小组呢?我想班级发展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最大的难处应该成为班主任老师选择分组方式的依据,在确定一种分组方式之后,还要充分认识这一方式可能存在的不足,并在课堂之外或者舆论营造的过程中进行弥补。
(朱建,2014年12月16日10:49,于静思苑)
附1:有限制的自由组合(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三中,王晓静)
2014年1月中旬,我所带的高二1班就要放寒假了,与其说这是第一学期的结束不如说是第二学期的开始,因为从期末考试完毕到返校领取成绩的这几天,班级新小组就要产生了。建班第一天就有小组,为何重新分组?我的用意是打破原来的小团体、缓和一些隐藏的矛盾、注入新鲜活力、创造新平台新机遇。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分组呢?因为新小组产生后就可以充分利用寒假自行组织活动,进行“小组建设”了。
首先我在期末考试后的班会课上(这个不能提前说,否则会激起涟漪、影响备考)营造舆论氛围、解说分组方法。当时我是这么说的:“……我还要告诉大家一个消息,一个极好的消息(班里很静),(拖延片刻)我们要重新分组了(教室里伴随各色表情飞出一些语气助词),你终于有机会和你的闺蜜成为组员了,你终于可以名正言顺从你受够了的那个组全身而退了,你终于可以扩充你的班内朋友圈了,天知道你会被新组员们激发出哪些新功能,天知道那个淡如水的谁日后会不会成为你上了大学后还很铁的哥们儿,天知道这是‘舍’还是‘得’?游戏很刺激呀!(学生们已蠢蠢欲动)我再来说说游戏规则。异性同学交往过密的一定不会分在一个组,这是为了让你们‘距离产生美’,请笑纳;是冤家对头的,只要你私下告诉我对方的名字及你们之间的深仇大恨,我就不会把你们分到一个组,请定夺;我会结合综合素质考评及学业成绩,提前将全班分为前锋、中场、后卫三个梯队,放假期间我会将它公示在QQ群里,大家先自由组合成‘三人帮’(必须含前锋、中场、后卫各一名),接下来‘三人帮’之间两两自由组合成新的6人小组、自行选定组长,假期请招兵买马,静候游戏启动的通知。(补充说明,我班有50人,不能被3整除,所以学业积分居中的两人先会成为自由人,等各6人小组产生后,由自由人选择加入哪个小组。)关于新小组的产生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接下来是我的工作,征询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意见(谁和谁不能一组、不能同桌),用Excel汇总高一两个学期的期末成绩及高二上学期三次大考成绩,将学生排序分成“三大梯队”、找出“两个自由人”。总积分第25和26名为自由人,前16名为“前锋”,后16名为“后卫”,其余为“中场”。然后在QQ群里告诉大家几月几号几点全体上线,准时公布三梯队名单,大家同步进行选择,几点前组成“三人帮”,几点前组成“六人组”,几点前为反悔期,几点结束。
然后就是线上的较量了。在约定的时间公示“三大梯队”,然后结合学生们实时在线留言,同步更新“三人帮”(如图1所示、同色线条相连的为一个三人帮)。“三人帮”全部产生完毕后,公示结果,留出15分钟的反悔期后再确定名单。接着“三人帮”之间两两自由组合成新的6人小组,同样根据学生们实时在线留言,同步进行更新。小组产生后也要留出一定的反悔期。接下来“自由人”就可以出面选择了,新小组随之尘埃落定,全班50人分为8个小组,按产生的时间顺序分别享有番号“1组”至“8组”,其中两个小组分别包含7名组员,其余为6人组。
这样分组尊重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同时兼顾了势均力敌(毕竟每组都有两名前锋、两名中场、两名后卫)、便于展开组间评比与竞争,也利于组内的合作与竞争。安排座位时除了使同一小组成员临近就座、不同小组分块就座。
附2:完全的自由组合(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东社学校,朱建)
那是2013届高考的前夕,我有一回外出听课,看到人家课堂上的合作学习非常成功,回到自己班级后当晚便和同学们讨论在我们班也推行小组“合作学习”。这并不是说之前,我们的课堂上没有“合作学习”,而是我们的课桌没有像很多人所倡导的那样摆成围坐的样子。班长问我位置怎么排?位置怎么排,实际上就是学生怎样进行分组。回忆2006年时曾组织学生开展的“红丝带在飘扬——关于艾滋病知识的收集与宣传”研究性学习时,我是让同学们自由分组。他们注意到了男女生的搭配,注意到了能说会写的同学与平时比较内向的同学的搭配,注意到了走读生和寄宿生的搭配,还注意到了会讲方言的与不会讲方言的同学的搭配(南通地区方言种类特别多,有时隔一条小河,话音就会截然不同。),注意到了时间上松与紧的搭配,还注意到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所以这一次,我想还是让学生自由组合不加干涉,就只说,“你们自己决定吧,只要方便大家讨论,位置怎样排都可以,比如面对面坐。”班长又问,“同学之间可以自由组合吗?”我回答,“可以。”
当重新走进教室的时候,我发现大家把位置排成了三长排,所有的同学都是面对面坐的,根本没有我印象中的那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说白了,就是平时比较投缘的人坐在一起,甚至还有几个“男女交往过甚”的明目张胆地面对面在那儿坐着。班长看我很惊讶,先下手为强似地对我讲,“朱老师,你说随便大家怎么坐的,我就随便大家了。”想想主意是我出的,指令也是我发布的,现在已经既成事实,只好跑过去问那几个坐在教室最后面的个子不高的同学能不能看到黑板。他们都说是自己要坐在那里的。教学副校长看到这个情况后,几次欲言又止,终于在一次“不经意”的楼梯相遇时对我讲,“小朱班上的学生位置摆放我看到了,等同学们的新鲜感没有了,就还换成原来的样子吧!毕竟高考就在眼前,不能出差错啊!”我知道校长是担心这样的位置安排可能会影响考试。我把教学校长的意见如实和同学们说了。同学们安慰我,“朱老师,我们都是一个不嫌一个才坐在一起的,这样坐的确方便了我们相互之间的学习探讨。朱老师,你和校长商量,如果我们下一次的模拟考试进步了,那么就请他同意我们继续这样坐到高考,如果我们退步了,我们也心甘情愿回到原来的位置。”此时,距离高考还有两个半月,这两个半月里,同学们在课堂上合力攻关,在自习时相互讲解,“合作学习”热火朝天。
因为那一次的模拟考试没有退步,反而进步较大,这样的座位也就一直延续到了高考。高考成绩揭晓后,我统计发现“同轨优势”更是超过了任何一次模拟考试,远远超出我的意料。现在想来,这样的“合作学习”一定是最后阶段提升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借助“对照原则”的思维进行分析,除了我们班采取了“特殊的合作学习”外,其他方面仍和其他班,以及和之前的自己都是相同。至此,我对小组合作更加另眼相待。
但思考,还是需要的。高考结束后,我与任课老师们一起坐下来分析孩子们的“自由组合”,以研究这次成功当中有哪些是可以作为成功因素加以推广的,也就是必然性因素;哪些是偶然性因素、甚至是有碍成功的,必须在未来的工作中加以预防。
第一个被指出来的是男女生交往过甚的情形。位置重新调整时,距离高考只剩两个半月,所有的同学对于高考的重压是有清醒的认识的,所以,不会(事实上也的确没有)产生过于不良的影响,但要是在高一或者高二,这样的“放任”可能还是需要警惕的。
第二个被指出来的是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需要老师鼓励学生不设防地、充分地讨论。在总结回忆时,大家分析了几位未能和其他同学取得同样进步的孩子的情形,他们总是一个人安静地坐在那里思考,而很少与他人交流。这也让我们认为同学之间的合作,即相互讨论与帮助是的确有用的。
第三个是从同学们自己的口中得到的结论。同学们说他们是“一个不嫌一个”坐在一起的。这表明“彼此接纳”是小组合作程度高低的一个重要前提。所以,我们认为学生自由组合比来自老师方面的组合分配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总结发现,“差生”大多没有和“优生”坐在一起,而是和那些比自己稍微优秀或者稍微差一点点的人坐在一起。所以,我认为良好的合作学习,合作者之间的差距不能太大。否则,可能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而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了。
第四个是同学之间的关系会影响彼此的合作。因为是学生是自己组合的,他们必然和那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已经离得较远了,虽然这可能不利于“修复裂痕”,但在高考前的最后日子里,避免与不喜欢的人打交道从而保持心情的愉悦总是有好处的。
(本文部分发表于《班主任之友》201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