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中国文化课》,看的很慢。因为拦路虎太多。而这拦路虎不是生字生词,而是几乎每段话,都会引起我诸多感慨。
这书,实在值得一看再看。
今日看到“青春勃发”篇章。文章不长,读后,由衷地佩服余秋雨先生,不愧为文学大家。他总结“唐代集体人格最诱人的就是这种青春气息。”他还说,“唐代集体人格中的青春气息,保留着很多天真的成分。”
没有看到余先生这个总结的时候,我是没有这种印象的,虽然读了一些唐代历史,看了一些唐代历史电影电视,接触最多的就是唐诗。但真没有从这些书籍、诗词中总结出“青春气息”“不失天真”。看到余先生这段话,反过来想想读过的书籍和诗词,真是醍醐灌顶,不由地发出感慨,余先生总结的怎么就那么准确呢!
余先生用唐太宗学书法为例。而我却首先想到了李白。想到了李白豪迈、狂放中,不失天真的性情。
经历了诸子百家的老成、沉闷,到了唐代,融入“胡化”后,突然增加了一些“杀气”“狂气”,突然增加了骑马、仗剑,使我们的大唐人返璞归真,充满了活力。
挺好。这也是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