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们真的有在帮孩子寻找自我吗?怎样的引导才是积极而有效的?这是每一个家长和老师都值得思考的问题。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谷爱凌一举夺金后,不仅让她成为了全国炙手可热的运动明星,也让她成为了千万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一时间,很多教育文章都在分析谷爱凌是如何成才的,家长们也以谷爱凌为例,鼓励孩子努力学习。
近日,谷爱凌接受采访时,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谷爱凌回答:“我不希望全世界有很多小孩变成@青蛙公主爱凌 。你不觉得不应该这样简单地复制吗?我一直在说,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选择,小孩也是。他们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向,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相信这一点”如果说中国孩子最大的“敌人”是谁?那一定是别人家的孩子。
不知从何时开始,中国父母的攀比式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抹杀了孩子选择的权力。
殊不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自己向往的方向,也有权利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教育的意义是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许多父母被问起是否愿意让孩子做自己的时候,他们会熬不犹豫地回答:愿意!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做到。
“家长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意志吗?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吗?当个工程师或者服务你都不会干涉吗?”
“家长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性取向吗?他们可以当一个异性恋,也可以当一个同性恋?”
“家长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情绪,他可以认识自己的情绪吗?”
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谈自己的时候,常常觉得那个“自己”好像很遥远,仿佛不是他们认识的人一样。
心理学家在研究后发现,导致孩子迷失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常常不被允许成为他自己。
拿清北学生举例,可能大多数鸡娃爸妈并不知道下面这组数据。
在北大一年级的新中生,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和人生没有意义。
大部分学生觉得自己的人生只是按照父母的的逻辑活下去而已,部分人还产生了放弃自己的念头。
咋一看,这样一群优秀的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创伤,生活优渥、个人条件优越,却感到内心空洞,找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甚至迷失了自己。
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孩子从小就没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成为心中的自己。
大多数父母表现得很尊重孩子,可当孩子说出了自己的选择时,父母又会皱着眉头问,“真的要这样做吗?你想清楚了吗?”
这也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患上了”空心病“,也就是心理学中的“价值观缺陷心理障碍”。
患病的孩子时常表现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等诸多症状。
针对这一现象,知名亲子导师李崇健老师在TED 的演讲中就有提到,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成为自己,而家长,则需要帮助孩子唤起自我察觉进而欣赏自己。
若一个从小意见就不被尊重的孩子,一个不能认识自己并成为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一定无法接触自己真正的内心,并打心底接纳自己。
这也需要家长们反思,孩子提的一个想法,想做的一件事情,遇到的一个困扰,家长应该做的是真正地倾听,并与孩子发生一种联结性的互动。
只有这样才能渐渐引导孩子,认识自己,成为自己。而不至于,孩子一看到他自己,就感到排斥。
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容器
回到谷爱凌的成长故事中,当多数人只看到她的优异的成绩时,她却表示,家庭氛围是让她变成越来越好的根本动力。
我们老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而很多原生家庭基本的心理特质,是非常难以改变的。
英国精神分析大师比昂有着这么一个理论,关系的本质是看谁制造焦虑,谁容纳和化解焦虑。
在比昂的理论里,好的父母需要具备容器的特质。
什么叫容器呢?当孩子把事情做好的时候,父母给予认可,当孩子遇到挫败的时候,父母给予支持,当父母具备这个特质的时候,父母对于孩子而言就如容器一般的存在。
就好比谷爱玲的母亲谷燕,毕业于名校,事业有为,自己也非常优秀。
在所有谷爱玲的视频里,我们看不到一次她给孩子制造焦虑,反而她温柔和强大的特质,给孩子的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容器。
13岁的时候,谷爱玲要参加一场成年人的滑雪赛,却突然发烧到了40度。
此刻的谷燕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焦虑,也不像大多数父母一样给孩子下决定,而是一遍遍的询问孩子的意见,并支持孩子的选择,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谷燕也在采访中分享了自己的两条育儿秘诀:
第一:千万不要纠正孩子的错别字,要相信他们的创造性。
第二,少表扬他们的聪明,多表扬他们的努力。
也正是谷燕尊重孩子,并让孩子遵从自己的意愿成为心中的自己,才有了如今闪闪发亮的谷爱凌。
反观我们的社会和文化下,家长更像是一个焦虑制造者,更多的是父母在帮孩子做决定。而尊重孩子的选择,则是让他们成为更好自己的第一步。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 “成为自己”是孩子一生必做的功课,父母为什么要在生活中变得有权威,粗暴,不满,焦虑与高期待呢?
拉大尺度,顺应孩子的性格,接纳孩子的行为。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同时,也是让家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文章内容整理自网络,部分数据来源于武志宏心理、粥左罗如有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