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正在忙碌着期中考试的事情,教育扶贫排查工作紧急,一切都为教育扶贫信息排查让路。学校又接受了一项任务,下午戏曲进校园活动。
时间过得飞快,正在计算机室学习操作过程,一辆大车开进了校园。
天气冷 ,孩子们冻的发抖,坐在校园里,听主持人介绍生、旦、净、末、丑的角色。
不懂戏曲的孩子们猜不到画的脸谱是哪种角色。
精彩的来了,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一句开场,久违的豫剧曲调响了起来,我也陶醉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
我的父母喜欢戏曲。小时候,我跟随他们不辞劳苦,跑着到处看戏。我也曾在后台看演员的化妆,有的角色需要化好长时间,有的人一场戏扮演几个角色,真是多面手。还记得有的人家,小孩子娇贵,就恳请演员给孩子画一个脸谱。
有的人说看不懂,我听的嗓子痒痒的。羡慕演唱者,有那么好的腔,当不开心的时候,他们会不会用戏曲表示心中的烦恼吗?
朝阳沟是经典之作,栓宝的唱腔浑厚朴实,接生活气息。羡慕栓宝银环二人夫唱妇随的田园生活,现在,上哪去找朝阳沟那样的瓜果飘香,溪流不断的地方呢?朝阳沟是我们那一代人所向往的桃花源。
小铁梅是样板戏的精华。听罢奶奶说红灯,铁梅也想担上八百斤,为家庭着想 ,从小立下壮志心,铿锵玫瑰一个。让成人一下子联想到战火纷飞的年代,为铁梅的懂事和勇敢点赞。可惜,我们的学生小,不懂剧情 ,一个片段激不起孩子的兴趣。
南阳关也是经典唱段,四十多岁的人,都有印象,对戏曲感兴趣 ,小年轻说听不懂。是啊,看戏看门道,从唱词里了解故事。
学生和演员互动,学习铁梅的最后一个握拳的动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你选择学戏曲,就要忍受多少基本功的练习。我对戏曲也是知道甚少。孩子们认识了指挥,了解几种乐器。
此时,我想起了许多经典的唱段,我喜欢朝阳沟中的欢快的唱词,小二黑结婚小芹在河边洗衣的一段,穆桂英挂帅中辕门外三声炮,卷席筒中小仓娃离了登封小县,抬花轿,风雪配 ,大祭桩,申凤梅的越调,倒霉大叔的婚事,屠夫状元等等,小时候不太懂戏曲 只是感觉拖着唱腔嗯嗯啊啊好听,我也会跟着剧中人一起哭,一起笑 ,三五人都成千军万马,小戏台演绎大故事,包含着真善美,我们可以从脸谱中看到,白脸的是奸贼,红脸的是忠义之士,黑脸的是包公。那首说唱脸谱好听难学。
还有戏曲中的台步,花腔,水秀,甩头发,晃帽翅,脱靴等动作必须练得出神入化,才能一展英姿。
感谢艺术家给我们留下宝贵艺术财富。
不能让优秀的文化丢失。戏曲进校园,就是寻找接班人,给孩子们心中播下美好文化的种子,让他们爱上戏曲,薪火相传,是我们的义务。
我喜欢戏曲,希望孩子们也能接受并爱上戏曲,为我们的生活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