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我们奔赴如火般热情的武汉。
拥抱江城,我们深深沉醉于长江的美丽;赴一场约,我们久久地浸润着专家思想的甘露。
纵观几位讲课的教授,所讲话题不同,风挌不同,或行云流水,或感人至深,或个性张扬,或幽默风趣,但无不彰显着授课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人生经历。
倘不是饱读诗书,怎会有几小时的滔滔不绝?倘不是经历丰厚,怎会有讲台上的底气十足?倘不是千万次的搏杀,怎会有数不尽的光环笼罩?聆听讲座,我们学到了知识,习得了方法,但更幸运的是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精彩的人生。
叶芳校长,从普通语文教师,到洪山中学校长,汗水浇灌了成功的花朵;杨小玲老师,放弃体院,选择常人厌弃的聋哑学校,她独辟蹊径,用爱心铸就辉煌;耿喜玲教授,将一个从未有过的学科做大做强,她智慧独到,用专业成就梦想;田恒平专家,从一位穷乡僻壤的初中教师,到行走于天南海北的大学生导师,他出口成章,用精彩演绎人生。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杨小玲,她是那么的优秀,本可以留在体院的她,偏偏选择聋哑学校。为了走进聋哑孩子的心灵,她从一个个手势开始,学习哑语,为了了解孩子哑语的方言,她巧用“偷学”的方法,爱心智慧尽显其中。但学会哑语,只是有了沟通的工具,而真正在她和孩子们之间架起桥梁的是舞蹈。
常人排练一个舞蹈尚且不易,聋哑孩子更是艰难,一个动作,一天要练上百次,牺牲了多少个夜晚,多少个节假日,才能排好一个节目。数十年如一日,她用舞蹈净化着残疾孩子的心灵,把一个个桀骜不驯的孩子引领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她成功了,多少个奖杯历数着她的奉献;她成功了,残奥会开幕式上她是首席指挥;她成功了,“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榜”、“省人大代表”,一个个光环笼罩着她……但我想她最大的成功还是孩子们精彩的人生!
我们深深感慨着教授们创造的奇迹,也看到了自己的浅薄,井底蛙在这里看到了更广阔的天空,可是,我们更应思考的是,我们能改变的是什么。阅读?勤奋?爱心?理念?
走在武汉街头,我们总能看到一句话——“武汉,每天不一样。”这句话出自2015年9月20日所拍摄的武汉城市形象宣传片,片子汇聚着黄鹤楼、武汉大学、楚河汉街、武汉长江大桥等代表性元素,曾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中国屏滚动播放一个月。这句话道出了千年水都的发展变迁,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武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文化。
于是,我在想,教师不也如一座城吗?积淀方可厚重,创新方可久远。套用这句话,我想大声告诉每一位:“教师,每天不一样!”
有人说,教育是一场修行,是孩子的纯真、无私、灵动洗濯了成人的浮躁、功利、自大的心理历程。那么,我们要感谢孩子,在这场修行中,让我们一点点变得纯净、无私。我们更应随着孩子的节拍,每天让自己变得不一样。
当我们还在沿用着N年前的教学方法时,我们不妨让自己从阅读中寻找灵感;当我们拿后进生束手无策时,我们不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当我们面对杂乱无章的班级事务时,我们不妨尝试一种新的思路;当我们在生活与工作间手忙脚乱,压力山大时,我们不妨迎着晨风,撩起凌乱的头发,对自己说:“今天,我要不一样!”
是的,社会如洪流,奔腾不息,我们与其牢牢抓住救命稻草原地挣扎,不如随着时代的潮流向前、向前!
改变需要勇气,我们要果断抛弃陈旧的思想;改变需要智慧,我们要勇敢寻找崭新的航向!即便要克服积聚已久的惰性,即便要重整旗鼓、艰难上阵,即便这个改变,微乎其微、甚至要冒着失败的危险,但无论如何,我们要让自己每天不一样!